奔龙江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奔龙江在 “ (大龙番长官) 司东一里,又大龙河,在司治后。合奔龙江,下流入于都泥江”。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奔龙江在 “ (大龙番长官) 司东一里,又大龙河,在司治后。合奔龙江,下流入于都泥江”。
又作木足定。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四十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1914年改安化县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旧县名。1914年改安化县置,治今甘肃省庆城县庆城镇。先后属陇东道、泾原道。1929年移治西峰,1940年复迁今庆城镇。1
在今湖南耒阳市东南蔡子池畔。蔡伦 (?—121) 字敬仲,东汉桂阳 (郡治在今彬州市) 人。和帝时为中常侍,安帝时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封龙亭侯。蔡伦总结前人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
在今湖南攸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0攸县:阳升江“源出县东百里之大乌山。又银坑水亦出焉,经县东五十里,合于阳升江,流入攸水”。
东汉改费县为侯国,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二十里古城。后复为县。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后废。十三年 (639) 复置,属播州。十四年(640)改名带水县。
隋开皇初改南谯州置,治所在新昌县 (后改为清流县,即今安徽滁州市)。《寰宇记》 卷128滁州: “因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安徽滁州市和来安、全椒二县地。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 (620) 复置,天宝元年
唐置,属庆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今甘肃庆阳县境)。后改名宜定州都督府。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惠州置,属海北广东道。治所在归善县 (今广东惠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惠州府。元至
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清一统志·贵阳府》:上马桥河“在定番州西北废上马桥司东,其水东北流入府界,即南明河上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