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江
即今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河。《明史·地理志》永福县:“西南有太和山,太和江环其下,东入柳州府为雒清江。”《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太和江“其上流即永宁州大长江也,经太和山下,因名”。
即今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河。《明史·地理志》永福县:“西南有太和山,太和江环其下,东入柳州府为雒清江。”《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太和江“其上流即永宁州大长江也,经太和山下,因名”。
1914年由黔西道改置,属贵州省。治安顺县 (今贵州安顺市)。辖境约当今贵州金沙、黔西、清镇、平坝、安顺、紫云、望谟、册亨以西地区及赤水市。1917年徙治毕节县 (今贵州毕节市)。1923年废。191
唐贞观八年 (634) 改乐州置,治所在平乐县 (今广西平乐县西南)。《元和志》 卷37昭州: “取境内昭潭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平乐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昭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平
在今山东曲阜市北二十六里。《寰宇记》卷21曲阜县:女陵山,“相传秦始皇东巡,女死葬于此山,因名。今山顶墓陵存,其山多美石”。
即今四川高县东之南广河。《明史·地理志》 高县: “东有复宁溪,即黑水之上流。” 《明一统志》 卷69叙州府: 复宁溪 “在高县治东。自珙县发源,下抵庆符,可通舟楫”。
清置,属洛川县。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五十里洛生。
①唐开元四年 (716) 改蒲城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以奉祀睿宗陵墓,故名。天祐三年 (906) 改属同州。五代唐还属雍州。后周属京兆府。北宋初属同州,开宝四年 (971) 复名蒲城县。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滑溪 “在县西一里。源出县西旗山,南流合浈水”。
①一作姑末。在今浙江龙游县北。《国语·越语上》: 句践之地 “西至于姑蔑”。《左传》: 哀公十三年 (前482),越伐吴,“ (吴王孙) 弥庸见姑蔑之旗”。杜预注: “姑蔑,今东阳太末县。”②春秋时鲁
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牛首山南祖堂山下。是五代南唐烈祖李昪和中主李璟的陵墓。1950年发掘。李昪陵名钦陵,李璟陵名顺陵。两陵并列,墓室规模和建筑形制相仿,为仿木结构多室的砖石建筑。柱、枋、斗拱表面施绘彩画
北魏孝昌中析南修武县置,属汲郡。治所在清阳城(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孝昌中析南修武县置,治清阳城(今河南修武县东北)。属汲郡。北齐废入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