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墟
即今福建永安市北大湖镇。《清一统志·延平府》“西洋墟”条下:“岭后墟,在县北二十余里留坊,相近有大湖墟。”
即今福建永安市北大湖镇。《清一统志·延平府》“西洋墟”条下:“岭后墟,在县北二十余里留坊,相近有大湖墟。”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内。《邺中记》载:“圣寿堂在修文、偃武殿后。”《北齐书·祖珽传》:“后主令要中数人扶持出入,直至永巷,出万春门,向万寿堂。每同御榻,论决政事。”
即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即“灵渠”。
即今湖南茶陵县东北六十里高陇镇。《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 “惟黄雩之水最大,俱从东转西,合于小关洲之下,西至艻子树下而胜舟,至高陇而更大云。” 清移视渡口巡司于此。
东汉灵帝时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西南。隋开皇九年(589)省。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昌州。八年省入建昌县。1914年改建昌县复置,属江西浔阳道。治所在今永修县西北艾城。192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山寺。清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5:北禅寺“在北门外五里土楼山下,又名永兴寺。湟中古寺第一,即阚骃所谓西平亭,北有土楼神祠者是也”。
即今四川眉山东南、青神县北之粤江河。《寰宇记》 卷74青神县: 鱼蛇水 “在县东北十二里。从陵州贵平县木梓山入当县,合导江水。有鱼似蛇”。《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鱼蛇水 “在县南 (北之误) 二
亦作西天鹏茄啰国。故地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卷上: “西天鹏茄啰国都号茶那咭城,国一百二十里。民物好胜,专事剽夺,以白砑螺壳磨治为钱,土产宝剑兜罗绵等布。或谓佛教始于
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东北。明正德《夔州府志》卷2:吕公关“在(达)县东北二里”。《清一统志·绥定府二》:吕公关“在达县东三里”。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万寿山为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宣和四年,徽宗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之艮,故名艮岳。蔡絛谓初名凤凰山,后神降,其诗有‘艮岳排空霄,’因改名艮岳。
①桥山黄帝陵。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汉书·地理志》 上郡阳周县: “桥山在南,有黄帝冢。” 《汉书·武帝纪》: 元封元年 (前110),“祠黄帝于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