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印山

大印山

又名大印隘、大印堡。今四川平武县南一百四十里大印镇。明属石泉县。清属平武县,嘉庆七年(1802)设主簿驻此。民国初设县佐。


猜你喜欢

  • 都博塘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都博塘“在县西南十五里。大数百亩。…… 《志》 云: 县境陂塘凡数十处,而都博山塘为最大”。

  • 乌坵

    一作乌丘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两屿东西并列,相距约二里,大丘在西,小丘在东。因形状象乌龟,故名。大、小乌丘亦名大龟、小龟。岛上丘

  • 慈乌水

    即今陕西宜君县北青河。有玉华、缠带谷二源,俱出铜川市西北界,东北流至县北合流为慈乌河,至黄陵县入沮河。《方舆纪要》 卷57宜君县:慈乌水 “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子午岭,流经兰芝谷”。

  • 平乐侯国

    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四十里。昭帝元年(前86)封梁敬王子迁为平乐侯。东汉省。西汉建昭元年(前38年)封梁敬王子迁置,治今山东省单县东。东汉废。

  • 郭村集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郭村镇。明嘉靖 《归德州志》 卷1 《村镇》: “郭村集,州西南二十里。”清光绪 《商丘县志》 卷1 《市集》: “西南面有郭村集,离城三十里。”

  • 娘磋土司

    清末改尼雅木错土司置,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下年错 (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南)。民国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上: “娘磋,驻牧地横跨巴颜哈拉山,北濒星宿海及扎陵、鄂陵二海,与柴达木相接,南至通天河

  • 大散关

    即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与扞水合,水出周道谷,北径武都故道县之故城西。其水又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水也。”《方舆纪要》卷55宝鸡县:大散关“在县西南大散岭上。自古南北之险要也

  • 高岭山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郊高岭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 中记述出糯米土的高梁山,即指此山。公元1712年法国神甫昂特雷柯尔向国外介绍过这里制造瓷器的原料,从此,高岭闻名世界。这里是景德镇著名的瓷用原料

  • 东林市

    即今浙江湖州市南东林镇。清光绪《归安县志》卷6:“东林市在县南六十里东林山。为形胜山区。”

  • 巩乃斯县

    1945年改新源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1946年改名新源县。旧县名。1945年由新源设治局升县,并更名巩乃斯。以贯穿境内的巩乃斯河而命名。治那里格(今新疆新源县驻地新源镇)。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