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塔院寺

塔院寺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改用今名。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和藏经阁,舍利塔居中。高大的白塔分外引人注目,人们把它看作五台山的标志。


在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为五台山五大禅寺之一。原为显通寺塔院,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并改用今名。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阁等。舍利塔居中,全名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外涂白垩,俗称大白塔。塔座正方形,藏式,通高54.37米,塔刹、露盘、宝珠皆为铜铸,塔腰及露盘四周共悬风铎252枚,被视为五台山的标志。


猜你喜欢

  • 义阳国

    西晋泰始元年(265)置,都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信阳二市与新野、唐河、桐柏、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枣阳、广水等县市地。其后治所属有迁徙,太康九年(288)改为义阳郡。西晋泰始元年

  • 南汝河

    元至正年间分汝水下游为南汝河。以支流��水为正源。 明嘉靖末,��水改道东流注澺水 (称洪河), 遂以源出泌阳县东北之支流水为正

  • 广乡县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任县西。《汉书·王子侯表三下》:神爵三年(前99),封平顷王子明为广乡孝侯。东汉废。②北魏置,属固道郡。治所即今甘肃两当县。隋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任县西

  • 通元镇

    1932年置,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四里通元镇。镇以寺得名。明天启 《海盐县图经》卷3: 法喜寺 “旧名通元寺,吴大帝孙权夫人舍宅置”。在浙江省海盐县西南部。面积40.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

  • 沈阳中屯卫

    明永乐初建,寄治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南。明永乐初建,治今河北省河间市。属后军都督府。后废。

  • 方村

    即今贵州荔波县西北方村乡。清有县丞驻此。民国时改置县佐。

  • 陬溪

    即西溪。在今湖南衡山县西二里。《新唐书·邓处讷传》: “陬溪人周岳与 (雷) 满狎,因猎,宰肉不平而斗,欲杀满,不克。见满已据州,悉众趋衡州。” 《方舆纪要》 卷80作 “鲰溪”。

  • 枋头

    又名枋堰。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南,历枋堰。旧淇水东南流,径黎阳县界入河。……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坊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

  • 二里冈

    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南郊。该地发现商代前期文化遗址。

  • 惠泽池

    在今山西壶关县南。《清一统志·潞安府一》: 惠泽池 “在壶关县南门外,明洪武九年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