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洞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三里云居山。清道光《安岳县志》 卷7: 真相寺 “在治东南三里云居山。宋建。有圆觉洞。前山顶有亭,邑令江伍图建,奉希夷石刻像。乾隆丙申,邑令徐观山迁希夷像于洞,复修其亭”。今有唐、五代、北宋摩岩造像一百零三龛,历代碑记二十五处。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三里云居山。清道光《安岳县志》 卷7: 真相寺 “在治东南三里云居山。宋建。有圆觉洞。前山顶有亭,邑令江伍图建,奉希夷石刻像。乾隆丙申,邑令徐观山迁希夷像于洞,复修其亭”。今有唐、五代、北宋摩岩造像一百零三龛,历代碑记二十五处。
即密昔儿。今埃及。《明史·西域传》:米昔儿“一名密思儿,永乐中遣使朝贡”。
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清一统志·泽州府》:龙潭峡“在凤台县(今晋城市)东南九十里。有五股泉流汇于此,其下陡绝为龙潭”。
西藏旧分康 (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称前藏。1914年以前藏太昭 (江达) 以东旧康部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前藏仅指卫部。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
东魏兴和二年 (540) 创建,原在今河北正定县城东南二里临济村。晚唐时住持僧义玄在此创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唐显通八年(867) 义玄逝世,其弟子建衣钵塔于正定城内东南隅,即今澄灵塔,临
唐神龙三年 (707) 分黄县置,为登州治。治所即今山东蓬莱市。《元和志》 卷11蓬莱县: “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为名。” 明、清为登州府治。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
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道沟镇境。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十四道沟金矿在长白(县)十四道沟之鸡冠砬子,沙金线金均旺。”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三十里阳山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无锡县西有 “新渎桥镇”。
在今云南云县东六十里。《清一统志·顺宁府》:习弥山“高逾千仞,下瞰苍江。一作昔弥山”。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北。《春秋》:宣公十一年(前598),“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杜注:“陈地。”《续汉书·郡国志》:陈国长平县“有辰亭”。古邑名。又作夷陵。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西华县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茶洋。宋淳祐中置,元至正间改名茶洋驿。南宋淳祐中置,即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茶洋。元至元间改名茶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