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团镇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五十里四团镇。清时有县丞驻此。
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角。面积39.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四团,人口 4000。因地处青村盐场第四团,故名。明、清盐业繁盛,渐成镇。1929年设三区,1933年改称四团区,1949年后改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五金综合、五金冲件、服装等厂。川南奉、四平公路经此。里护塘边有古银杏一株,为赵天鹏烈士就义处,立有赵天鹏烈士纪念碑。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五十里四团镇。清时有县丞驻此。
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角。面积39.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四团,人口 4000。因地处青村盐场第四团,故名。明、清盐业繁盛,渐成镇。1929年设三区,1933年改称四团区,1949年后改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五金综合、五金冲件、服装等厂。川南奉、四平公路经此。里护塘边有古银杏一株,为赵天鹏烈士就义处,立有赵天鹏烈士纪念碑。
即江南运河镇江至丹阳段的别称。《宋史·河渠志》:“有司以练湖赐茅山道观,缘润州田多高仰,及运渠、夹冈水浅易涸,赖湖以济。”《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徒县:夹冈河“在丹徒南者曰小夹冈河,丹阳北者曰大夹冈
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四十里凤仪乡 (黄泥铺)。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大通桥十里过安乐坝、清溪县境,十里过黄泥铺,上山,十里至小关山。”
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六十里永和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载:浏阳县东有“永和市”。市镇名。在台湾省台北县中部、台北盆地南部、新店溪南。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约22.8万。市公所驻店街里。1958年由
即今安徽歙县西北十五里富堨镇。清乾隆《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富堨村。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 改乾封县置,属袭庆府。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金为泰安州治。明洪武初省入泰安州。古县名。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县置,治岱岳镇(今山东泰安市)。宋、元为泰安州治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元年(266),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至建业众万余人。丁固、诸葛靓逆之于牛屯,大战,但等败走。获谦,谦自杀”。《资治通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奇村与辛村之间。北魏时,为肆卢县治。《魏书·地形志》 肆州秀容郡:“肆卢县治新会城。”在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魏书·地形志》:秀容郡肆卢县治新会城,即此。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东北十六里。初名西百望,因位于百望山之西而名。清初百望山改名望儿山,西百望随之改名西北旺。
又作大鄣水。即今安徽绩溪县东之登源河。源出安徽绩溪县东大鄣山,西南入扬之河。《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障水“在绩溪县东南。源出大障山,郭璞所谓浙江水也。西南流至象山下,合扬之水为临溪。又西南流径歙县界
本山东胶州湾口外之半岛。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德国侵占胶州湾,次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强行租占,辟为军港和商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又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22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