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侨置于庆符县(今四川高县西北庆符镇)。《元史·地理志》:“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庆符向南抵定川。”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筠连等县地。明初废。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侨置于庆符县(今四川高县西北庆符镇)。《元史·地理志》:“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庆符向南抵定川。”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筠连等县地。明初废。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高可二十丈。明《八闽通志》卷6《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马头岩“状如勒马”。
唐天祐二年 (905) 改韩城县置,属同州。治所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南二里城古村。五代唐天成元年 (926) 复名韩城县。
在今河北万全县北。《魏书·太宗纪》:北魏神瑞二年(415),拓跋嗣“田于四岬山”,即此。
①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元和志》卷27黄梅县:九江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汉九江王黥布所筑”。《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九江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晋书》:宁康元年于黥布旧城置新蔡郡。即此”。②即今广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五十六里脉旺镇。旧属沔阳县。清有把总驻防。在湖北省汉川市西南部、汉水北岸。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脉旺,人口1.1万。因汉水堤南岸朝雾笼罩,以“脉气旺盛”之意得名
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武德五年 (622) 八月,突厥寇原州,陷大震关。九月,“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即此。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2.2
在今四川天全县西。《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禁山在“司西二里。两崖对峙,高峻险绝,中有飞流,四时不竭,古谓之禁门关”。
唐北室韦九部之一,属室韦都督府。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盘古河流域。《旧唐书· 室韦传》: “室韦,我唐有九部焉,所谓岭西室韦,……婆莴室韦。” 即此。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民国 《湖北通志》 卷36长阳县: 株栗寨 “ 《县志》: 嘉庆二年教匪首领覃家耀等由剪刀山据株栗寨。又同治三年逆首田士珺倡乱,亦负嵎于此。后均为官军所破。案,株栗寨在县
亦称石牌。即今安徽怀宁县驻地石牌镇。《宋史·樊知古传》:开宝八年(975)伐南唐,樊知古请造浮桥济采石,“乃于石牌口试造之,移置采石,三日桥成,不差尺寸”。明清以来为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县通往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