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置,属开元路。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苏祖河流域。明改置失里卫。
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南四十八里章凤镇。民国间为陇川设治局春冬二季驻地。傣语 “章” 为大象,“凤” 系 “荒” 的音变,为吼叫,意即象吼叫的地方。
北宋政和四年(1114)改淯井监置,治所在武宁县(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长宁、珙县及兴文、高县、筠连部分地。元属马湖路。泰定二年(1325)改为长宁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
即今云南东川市乌龙乡(乌龙街)。清于此置乌龙汛。
五代时于阗国置,治所在今新疆于田县东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于阗:“又行二日至安军州,遂至于阗。”《方舆纪要》卷65于阗:扜罙城“五代时于阗尝置州于此。高居诲云:渡陷河,又西至绀州,于阗所置州也。
1941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原长清县析置,治长清 (今山东长清县)。1946年3月复名长清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长清县析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城关镇。1946年仍并入长清县。
即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哈什湖。《新唐书·地理志》:“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古湖泊名。即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新唐书·地理志》:“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
南朝梁称且末国为末国。都且末城(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梁书·诸夷传·末国》:“末国,汉世且末国也。……其王安末琛盘,普通五年遣使来贡献。”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明一统志》卷85浔州府:大藤峡“在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大山夹江,绵延数百里, 山势险峻, 中多瑶人”。《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大藤峡“大山夹江, 自象州武宣县而南,绵亘数百里
即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南。《续汉书·郡国志》桂阳郡有“上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