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岩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黔阳县: “卧龙岩在县 (治今黔城镇) 南四十里。旁即诸葛古城。有洞深数里,石壁如垣,泉涌不竭。相传武侯驻兵处也。”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黔阳县: “卧龙岩在县 (治今黔城镇) 南四十里。旁即诸葛古城。有洞深数里,石壁如垣,泉涌不竭。相传武侯驻兵处也。”
在今福建德化县西北。明置高镇巡司于此。万历末废。(1)镇名。在陕西省横山县东南部、小理河北岸。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家沟,人口1120。清初以姓氏、地形得名高家沟,1946年
一名瑶冈岭。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寰宇通志》 卷60郴州: 浦溪山 “在兴宁县 (今兴宁镇)东南六十里。顶有天鹅池、龙须带、刘江仙祠”。《方舆纪要》 卷82: 浦溪山“高万丈,周二百里。顶有雁池,俗名
①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乌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两山相峙,路经其中, 以石多黑,因名”。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秋浦县:“有乌石山,广德初盗陈庄、方清所据。”
即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南二十五里周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永年县图: 西有周村。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舆地纪胜》卷84郢州:关王岭“在京山县北。上平如掌,有球场及故城垒形”。
在今山西运城市南。《方舆纪要》卷41安邑县:“华谷水在县西南四十里。自夏县流经县界,又西入蒲州界。或讹为苇谷水。”
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金沙岭”条下:“县南有白马峰,其后水流决溢,皆堙为平陆。”《清一统志·河间府一》:白马峰“状如白马,故名”。
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里东阳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吾峪关“在吴儿峪口。马氏曰,吾儿峪即故壶口关,盖音讹也。今其地至为要隘,有巡司戍守”。
即白云观。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初名天长观。赵万里辑校《元一统志》卷1引《唐刘九霄再修天长观碑》:“天长观,开元圣文神武至道皇帝斋心敬造,以兴玄元大圣祖。”金泰和三年(1
①即今四川大邑县东、崇州市西南干溪河。《资治通鉴》:唐中和二年(882)六月,阡能与官军“大战于干溪,官军大败”。即此。②在今贵州长顺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麻线河”条下:“干溪在司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