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山
在今贵州开阳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南望山 “崇峰大箐,岚气昼冥,人迹罕至,为郡之镇”。
又称南山。在贵州省息烽县中部,西与西望山相峙。主峰南极顶,海拔 1749.6 米。山腰有石灰岩洞穴玄天洞,其左侧地母洞洞口有地母庙,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民党“息烽集中营”旧址,爱国将领杨虎城曾被囚于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贵州开阳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南望山 “崇峰大箐,岚气昼冥,人迹罕至,为郡之镇”。
又称南山。在贵州省息烽县中部,西与西望山相峙。主峰南极顶,海拔 1749.6 米。山腰有石灰岩洞穴玄天洞,其左侧地母洞洞口有地母庙,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民党“息烽集中营”旧址,爱国将领杨虎城曾被囚于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晋孝武帝侨置,属南豫州。治所在黥布旧城 (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南朝宋属江州。陈废。
在今陕西澄城县东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54澄城县 “壶梯山” 条下: 武帝山 “相传汉武幸梁山时经此”。
①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文乡南十五里。清同治《河南通志》卷8:九龙泉“泉有九窟,源深莫测。唐开元间旱祷有应,赐名九龙泉”。②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寰宇记》卷28冯翊县:“九龙泉在县东南八里。有九穴同为一注
明末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小姓乡。《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小姓寨土百户“其先郁从文,于明末归附,授长官司职衔印信,管束番众。顺治年间,将明时印信号纸呈缴”。清改为小姓寨土百户。
在今河北易县西三十里永宁山下,是继清东陵之后在京城附近修建的另一皇室陵墓群。雍正八年 (1730) 选定易州 (今易县) 永宁山下太平峪为陵址,翌年兴建泰陵。乾隆朝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间在上述二陵
1934年3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以信康县改名,驻畚岭 (今江西于都县西南畚岭)。为纪念罗登贤烈士而命名。后迁小溪 (今江西于都县东南小溪)等地。1935年3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赣南省设。1934年由信康
又作神投海、神投海门、神授海口、神符海口,或误作灵符海口。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峨山县东。《明史·安南传》: 永乐七年 (1409),张辅讨简定乱,“由黄江、阿江、大安海口至福成江,转入神投海口,尽去贼所
即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五十四里伦掌乡。清嘉庆《安阳县志》北乡图:有“伦掌村”。
即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腊普河,北流转东汇入金沙江。“腊普” 又作 “喇普”,藏语意即神川。《新唐书·南诏传》: “牟寻遽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将数万踵其后,昼夜兼行,乘其无备,大破吐蕃于神川,遂断
在今四川阿坝县西北上阿坝。清雍正元年(1723)置上阿坝甲多寨土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