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室韦
在今黑龙江省西北境小兴安岭北端。《隋书·室韦传》:“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
在今黑龙江省西北境小兴安岭北端。《隋书·室韦传》:“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
亦作婆多吐水。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与宾县交界处之蜚克图河。《金史·世纪》: “世祖乃以偏师涉舍很水,……明日,大雾晦冥,失道,至婆多吐水乃觉。”
在今江苏灌云县西北。其北有小伊山。《方舆纪要》卷22海州“蛎山”条下:“州南百里有大、小伊山,南北相距约二十里。”
①又称东路中后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中巴颜西。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察干海尔汗一带。
在今广东三水市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大潭山“石壁数仞,飞瀑如练,下注二潭,左曰龙湫,右曰天生塘,方广二亩许,居民引水溉田”。
①亦作圜水。即今陕西北部神木、榆林、佳县等境之秃尾河,为黄河支流。《水经·河水注》:“圁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径其县南。《地理志》曰: 圁水出西,东入河。”②一作圜水。即今陕西省北部秃尾河。源出神木县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十二道沟乡。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临江县东南有十二道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十二道沟铁矿在十二道沟迤东之十二道湾,质性甚优。”
又作五丁山。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东金牛驿。《方舆纪要》 卷56汉中府: 金牛道,“ 《舆程记》: 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又六十里为青阳驿,又四十里为金牛驿,其相近者有五丁峡,亦曰金牛峡”。
即今四川彭山县北青龙镇。清嘉庆 《彭山县志》 卷1: 青龙场在 “治北三十里。……上通省会,下达嘉、眉,一冲道也。昔有青龙于此,后人因以名场。货贿山积,居民交易之所”。
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惠州府 (今广东惠州市)。二十三年(1390) 升为惠州卫。
一作八鲁弯。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帕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