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列村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 119 威远御夷州: 猛列村,“ 《滇纪》: 威远之地,东八十里至猛列村界”。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 119 威远御夷州: 猛列村,“ 《滇纪》: 威远之地,东八十里至猛列村界”。
三国魏置,属雍州。治所在临渭县(今甘肃天水市东北,南临渭水)。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通渭、庄浪、张家川、清水等县地及天水市东部。西晋泰始中改名略阳郡。
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为乌苏哩江支流。《清史稿·地理志》 虎林厅:乌苏哩江“又北纳七虎林河,合阿布沁、小大木克、独木、外七里星河,入饶河”。
清康熙十年(1671)置,属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治所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三十一年裁。雍正三年(1725)复置。辖境相当今吉林松花江中下游及鸭绿江以北,辽宁省西丰、桓仁等县地。宣统元年(
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四十六里蒋坝镇,当洪泽湖东口。清 《乾隆内府舆图》: 洪泽湖东南有蒋家坝。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蒋家坝在“东北六十里,沿石工堤向北行五里与山阳县交界”。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改松潘卫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南坪、若尔盖、红原、马尔康、黑水等县及甘肃迭部县东南一带。嘉靖四十二年(1563) 复改为松潘卫。见“松潘卫
又称阳人聚。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水经注·汝水》:“鲁公水口水上承阳人城东鲁公陂。城,古梁之阳人聚也,秦灭东周,徙其君于此。”
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河口镇。明嘉靖 《寿州志》 卷1: 霍邱县有两河口集。清道光 《安徽通志》卷29霍邱县: 河口集在 “县南六十里”。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1934年,毛泽东、博古、张闻天曾居山顶古庙。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故又号称“长征第一山”。在江西省瑞金市高围乡东北。为海拔不足100米的石灰岩山丘,因岩层似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7铜陵县: “管山口镇在县东。”
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六十里。清雍正八年 (1730)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