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劳谷

劳谷

亦作涝谷。在今陕西户县西南,涝水所出。《汉书·郊祀志》:宣帝时,“京师近县鄠,则有劳谷、五床山、……玉女祠”。


又作潦谷。即今陕西省户县西南涝谷。《汉书·郊祀志》:鄠县有劳谷五床山祠。


猜你喜欢

  • 洋水砦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省洋水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龙洋乡(洋水桥)。熙宁二年 (1069) 改为洋水镇。

  • 太极殿

    ①魏晋时洛阳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载:青龙三年(235),“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又《晋书·武帝纪》 载:泰始元年(265),武帝受禅即位

  • 平州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属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寰宇记》卷139巴州曾口县:平州县“因县界平州水为名”。南朝宋改为平周县。梁普通六年(525)复改为平州县。北周改为同昌县。②东晋侨置,属巴

  • 对竹堡

    即今山西汾西县西北对竹镇。《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神符堡”条下:对竹堡“在县北”。

  • 宝庆府

    南宋宝庆元年 (1225) 升邵州置,治所在邵阳县 (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邵阳市及新邵、邵东、新化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 (1277)升为宝庆路。明洪武元年 (1368) 复改宝庆府。辖境扩大

  • 重坊集

    即今山东郯城县西四十里重坊镇。清乾隆《郯城县志》 有重坊集,“由县城经重坊、长城入峄县境赴兖州府,为南路”。

  • 关川

    即今甘肃定西、会宁二县之关川河,有东西二源,合流后入祖厉河。《清史稿·地理志》 巩昌府安定县:“关川水东源出县南禅牧山麓,一曰东河,西北流;西源出县西南胡麻岭, 一曰西河,东北流,径县城北,汇入一川,

  • 五篆山

    一作武篆山。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09东兰州:五篆山“在州西南”。

  • 青陵桥

    在今河北河间市。《方舆纪要》 卷13河间府河间县: 青陵桥 “在府东门外。滹沱、滱水诸川,交流并注于城东,此桥为之锁钥。其后桥坏,夏秋水发,辄有涨溢之患。嘉靖间于县南开苏家、徐家二口,分杀水势,而行旅

  • 太一山

    一作太乙山。指今陕西秦岭。《汉书·地理志》 武功县:“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或指今陕西太白县东南秦岭主峰太白山。《水经·渭水注》:“太一山,亦曰太白山。”南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5谓《西京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