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山县

兴山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属建平郡。治所在高阳城(今湖北兴山县北丰邑坪)。《舆地纪胜》卷74兴山县:“兴山者环邑皆山也,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故名。”南朝宋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归州。贞观十七年(643)移治太清镇(今湖北秭归县东北茅坪镇)。天授二年(691)移治古夔子城(今秭归县西北归州镇)。北宋开宝元年(968)移治昭君院(今兴山县西南)。端拱二年(989)移治香溪北(即今兴山县南二十四里高阳镇)。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五年(1090)复置。明正统九年(1444)废。弘治三年(1490)复置。清属宜昌府。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92年12月徙治古夫镇(即今兴山县)。


在湖北省西部。属宜昌市。面积 2328 平方千米。人口18.5万。辖6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古夫镇。汉秭归县地。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析秭归县北境置兴山县。据清光绪《兴山县志》,因“环邑皆山,县治兴建于群山之上,故名”。南朝宋省。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治今秭归县界,属归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入秭归县,元祐五年(1090年)复置,属归州。南宋末移今址。明正统七年(1442年)省入巴东县,成化七年(1471年)复置,属归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宜昌府。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宜昌专区,1959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复属宜昌专区,1970年属宜昌地区。1992年属宜昌市,县治由高阳镇迁至古夫镇。地处鄂西山地,北部属大巴山,南部属巫山,西部的仙女山,海拔 2426 米,为县境最高峰。香溪纵贯中部,有高岚河、汀坪河、凉台河等支流注入。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玉米、薯类。并产柑橘、核桃、茶叶、油桐、生漆、乌桕等,尤以夏橙、露仁核桃著名。盛产杜仲,还有天麻、金钗、灵芝等中药材。矿产有磷、萤石、硫铁、银钒、煤等。工业有采矿、水电、化工、森工、建材、食品等。209国道、白峡、宜秭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宝坪昭君故里、高岚风景区、白羊寨等。


猜你喜欢

  • 平越千户所

    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平月长官司置,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次年改置平越卫。

  • 松漠都督府

    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以契丹部落置,属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一百二十里黄土坑古城。统辖契丹 “潢水之南,黄龙之北”地。相当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 (即潢水)、老哈河一带。上元后废。唐

  • 大兴府

    金贞元元年(1153)改析津府置,建为中都,属中都路。治所在析津县(今北京城西南,贞元二年改名大兴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永定、北运河流域间地。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名大都路。金贞元二年(

  • 矾 (礬) 山

    ①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六十里。《辽史·地理志》 矾山县: “有矾山。”②一名昆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26庐江县 “梅山” 条下: “又有矾山,在县南四十里,产矾。”③在今河南南召

  • 柏木芦寨

    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8蒙自县: 柏木芦寨 “在县南据山,绝顶四面,悬崖峭壁,外建墩台,以据水道。又南渡江入交趾界。《滇纪》: 县南有雾露结箐,由此抵柏木芦寨”。

  • 南山口卡伦

    清置,即今新疆哈密市北南山口。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哈密: 南山口卡伦 “距城九十里”。清末废。

  • 驿马城

    在今江苏东海县南。《南齐书·张冲传》:建武二年 (495),北魏攻义阳,“冲遣军主桑系祖由渣口攻拔虏建陵、驿马、厚生三城,多所杀获”。《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 “厚丘城” 条下: “驿马城或曰在厚生

  • 甲河关

    一名甲河口关、夹河关。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八十里夹河镇。清有把总驻防。

  • 剑阁县

    西晋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以剑阁为名。后废。东晋永和三年 (347) 灭成汉后又置,孝武帝时废。1913年改剑州复置,次年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即今四川剑阁县。1928年直属四

  • 巴阳水驿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巴阳水驿在“县西五十里”。《清一统志·夔州府二》:巴阳驿“在云阳西六十里。一名小彭驿。以彭溪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