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关陵

关陵

三国蜀将关羽的陵墓。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六里。《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曹公(操)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孙)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裴注引《吴历》:“权逆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当初此陵仅土冢。南宋淳熙十年(1183)始建祭亭,元至元中增修墓道墓门。明成化三年(1467)创建庙宇。后不断重修、增修,规模宏伟。


在湖北省当阳市区西北3千米许。系蜀将关羽陵墓。史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底(220年)关羽与孙吴交战,败退于临沮,被杀。吴主孙权将其首级运至洛阳送给曹操,同时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于此。初为土冢,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始建祭亭,元至元中,增修墓道墓门。明成化三年(1467年)创建庙宇,其后曾重修、增修。陵园内现有牌坊、红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启圣宫、春秋阁、柏子祠、八角亭和左右碑廊等建筑。楼阁参差,殿堂森严,丹垣环绕,规模宏伟。墓冢在寝殿后,高7米,周70余米,甃石为垣,上加石雕栏杆,墓前碑亭,亦甚古朴。这里还保存许多明、清两代名人碑刻,其中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所作诗文石刻尤佳。陵园内古柏参天,风景幽丽。

关 公 墓


猜你喜欢

  • 宜兴府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宜兴军置,属常州。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二十年 (1283) 降为县,次年又升为府。元贞元年 (1295) 改为宜兴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宜兴军置,治今江苏省宜兴

  • 三门

    即砥柱山。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唐赵冬曦《三门赋序》:砥柱山之六峰,“其最北有两柱(即今鬼门岛、神门岛)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三门也”。清雍正《河南通志》卷15:“康熙四十三年,陕甘总督博济等疏称:

  • 白笴陂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唐李白有《游秋浦白笴陂》诗:“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 外水

    即今四川成都市府河及其下游岷江。《晋书·毛璩传》:“初,璩闻(桓)振陷江陵,率众赴难,使(毛)瑾、(毛)瑗顺外江而下。”《宋书·刘钟传》:“随朱龄石伐蜀,为前锋,由外水至于彭模,去成都二百里。”皆此。

  • 合州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523)置,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湛江、遂溪、徐闻等市县地。太清元年(547)改为南合州。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又改为合州,治所在海康县(今雷州市)。大业初废。

  • 东河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顺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一带。贞观元年(627)废。

  • 白兰

    羌族的一支。因境内有白兰山,故名。驻牧地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南都兰一带。东晋以后,臣属于吐谷浑。北周保定元年(561)遣使朝贡。《宋书·吐谷浑传》:“白兰土出黄金、铜、铁。”唐时为吐蕃所并。

  • 苏山岛

    在今山东荣成市西南黄海中。旧名苏门岛。清光绪《文登县志》卷1:“苏门岛一名苏山岛,在城东南海中,北距铁槎山四十里。”

  • 大板昭屯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美诺厅。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坂村。四十四年(1779)废入抚边屯。设千总驻防。

  • 白沙埠

    即今山东临沂市北二十四里白沙埠镇。民国《临沂县志》舆图:县北有白沙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