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井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西湖东岸。唐大历间(766—779)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所凿。宋《乾道临安志》卷3:白居易“复浚李泌六井, 民赖其汲”。六井为相国井、西井、白龟井、金牛井、方井、小方井,分布在从钱塘门到涌金门的湖滨地带,引西湖水以济城市用水,故井实为引水池。今除相国井尚存(在解放路浣纱路口)外,余皆堙没。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西湖东岸。唐大历间(766—779)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所凿。宋《乾道临安志》卷3:白居易“复浚李泌六井, 民赖其汲”。六井为相国井、西井、白龟井、金牛井、方井、小方井,分布在从钱塘门到涌金门的湖滨地带,引西湖水以济城市用水,故井实为引水池。今除相国井尚存(在解放路浣纱路口)外,余皆堙没。
唐武德四年(621)改文安县置,属南昆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白沙。贞观七年(633)废入马平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以文安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南。属昆州。贞观七年(633年)废
即帆延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罗烂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市西巴米安)。《新唐书·西域传》:“帆延者,或曰望衍,曰梵衍那。”
苻秦置,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元和志》卷3丹州:“后魏文帝大统三年,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镇。废帝以河东汾州同名,改为丹州。”(1)古镇名。十六国前秦置,在今陕西省宜川县东北。西魏大统元年(53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升富顺监安抚司置,属叙州路。治所即今四川富顺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富顺县及自贡市大部分地。明洪武四年 (1371) 降为富顺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富顺监安抚司置。属叙
又名周口镇、周家埠。即今河南周口市。当贾鲁河入沙河处。明至清末为豫东重要商埠。旧属商水县,清设通判驻此。民国 《商水县志》 卷5《集镇》 引 《旧志》 云: “周家口镇,城东北十八里小黄河与沙河汇流处
北宋置,属东流县。在今安徽东至县北。《寰宇记》 卷111彭泽县: 古赵屯城 “在县东北二百五十七里。典籍不载,古老相传赵屯城”。《元丰九域志》 卷6东流县有赵屯镇。(1)在辽宁省北宁市南部。面积70平
南朝梁置,为光州治。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息县境)。北齐废。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瓜拉丁加奴。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三佛齐国” 之属国中有“登牙侬”。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作 “丁家庐”。《元史·外夷·马八儿等国》 作 “丁呵儿”。《郑和航海图》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绍兴府置,二十一年 (1284) 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山阴、会稽二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浦江县除外)、曹娥江流域和余姚、慈溪二市西部。至正二十六年
明置,属亳州。即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四十六里义门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山西省保德县北部,西邻陕西省。面积90.9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义门,人口850。传北宋治平年间,村民赵宁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