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文山卫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北九文山一带。后废。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北九文山一带。后废。
①即于延水。今河北西北境之洋河。《山海经·北山经》: 梁渠之山 “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 《水经·㶟水注》: “雁门水又东径大宁郡北,有修水注之,即 《山海经》 所谓修水东流注于雁
即今山东高唐县北二十四里梁村镇。为往来孔道,商业颇盛。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唐县北有梁村集。
亦作官富场。在今香港九龙东部。一说在今广东深圳市西。清乾隆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95:元至元十四年 (1277),“达春 (一作塔出) 令索多(一作唆都) 取道泉州泛海会于广之富场。注: 一名官富
①即今河南息县。南北朝时为双方争夺要地。北魏于此置东豫州。《魏书·地形志》:东豫州“太和十九年(495)置, 治广陵城”。孝昌三年(527)属梁,相继置西豫州、淮州于此。《周书·宣帝纪》:“梁士彦拔广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五十里晋城村。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太和十一年 (487) 复置。北齐废。②东魏置,为汾西郡治。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隋开皇三年 (
古国名。《史记·西南夷列传》: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战国时, 楚国庄带兵至其地, “以其众王滇, 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华阳国
《尔雅·释水》 谓 “鬲津” 为古九河之一。《汉书·沟洫志》: 许商以为 “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认为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 (今山东平原县西北) 附近,东流入海。
亦名娑夷桥。在今巴基斯坦控制之克什米尔西北部印度河支流吉尔吉特河上。《旧唐书·高仙芝传》: 天宝间讨小勃律,仙芝 “急令 (席) 元庆斫(娑夷河) 藤桥,去勃律犹六十里。及幕,才斫了,吐蕃兵马大至,已
明洪武初开凿。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明一统志》卷6应天府:“上新河在江东门外稍南五里,通大江,江中舟泊尽舶此,以避风浪。”
东汉建安初置,治所在长广县(今山东莱阳市东五十里)。旋废。西晋咸宁三年(277)复置,属青州。治所在不其县(今山东青岛市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莱阳、莱西、即墨诸市及海阳县地。北魏移治胶东城(今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