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河县

五河县

南宋咸淳七年(1271)置,为淮安军治。治所在今安徽五河县南旧县湾。《方舆纪要》卷21五河县:“以五水交流而名。”元属泗州。明属凤阳府,永乐元年(1403)城圯于水,移治故县西北。嘉靖二十五年(1546)迁治今五河县。清雍正二年(1724)属泗州。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属蚌埠市。面积1580平方千米。人口70.3万。辖13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金亡,为招抚来归民众,于泗州五河口置隘口屯田。咸淳七年(1271年)置淮安军五河县,治今旧县湾,以淮、浍、沱、漴、潼五河汇流为名。元废淮安军,以县属泗州。明属凤阳府。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迁县治于今城关镇。清属泗州。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1952年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属蚌埠专区,1961年复属宿县专区。1983年属蚌埠市。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淮北平原,仅东南部淮河以南和东北部天井湖以东地区有少部分丘陵。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大豆、稻、棉花为主,并产高粱、玉米、花生、芝麻、烟叶。为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矿产资源有金、铁、钾长石、蛇纹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工业有农机、化肥、酿酒、黄金冶炼等厂。泗浦公路纵贯县境东部,五固、五怀等多条公路经过县城。淮河客运班轮上通蚌埠,下达柳巷。


猜你喜欢

  • 瓠河城

    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朱全忠出击朱瑄,败于斗门,“全忠退军瓠河”,即此。宋置瓠河镇。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年),朱全忠“引兵趣斗门

  • 真定国

    西汉元鼎四年 (前113) 分常山郡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石家庄、藁城、正定等市县地。东汉建武十三年(37) 废。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常山郡置,治真定县(今河

  • 夏墟

    或作夏虚。《左传· 定公四年》: “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命以 《唐诰》 而封于夏虚。” 其地有三说: (1)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西晋杜预注: “夏虚,大夏。今大原晋阳也。” (2) 在今山西

  • 赤崖社

    即今河北昌黎县东南三十里赤洋口乡。明弘治《永平府志》卷1里社:昌黎县有赤崖社。

  • 黑泉

    在今云南昌宁县南部。《清 一统志· 永昌府》: 黑泉 “在湾甸土州。泉色如黝漆,涨时飞鸟过之即坠,人犯之立毙”。集镇名。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北部、黑河西岸。黑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60。明代设黑泉驿

  • 行唐县

    ①东晋改南行唐县置,北魏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三十里故郡村。太和十四年(490)于县置唐郡。熙平中移治犊乾城,即今治。隋属恒山郡。唐属恒州,长寿二年(693)改名章武县,神龙元年(705)复

  • 华阴县

    ①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改宁秦县置,属京兆尹,为京辅都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卷29华阴县:“以在太华山之阴,故名之。”东汉改属弘农郡。北魏属华山郡,太和十一年(487)移治今大

  • 永丰陂

    在今安徽南陵县东南六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南陵县:“有永丰陂,在青弋江中,咸通五年置。”《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永丰陂“在县东南六十里,引青弋江为陂以溉田。《唐史》,咸通五年修南陵永丰陂。宋亦时

  • 佛堂山

    在今斯里兰卡南端之栋德拉角。《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国“鹦哥咀山又二三日抵佛堂山,即入锡兰国境”。

  • 库车河

    即密尔特彦河。在今新疆库车县境。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0:“《新会典图》:密尔特彦河即库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