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州
明弘治二年 (1489) 升临清县为州,属东昌府。治所即今山东临清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为临清县。
明弘治二年(1489年)升临清县置,治今山东省临清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河北省临西、邱县、威县南部等地。1913年复降为临清县。
明弘治二年 (1489) 升临清县为州,属东昌府。治所即今山东临清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为临清县。
明弘治二年(1489年)升临清县置,治今山东省临清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河北省临西、邱县、威县南部等地。1913年复降为临清县。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平利县有女娲山。《舆地纪胜》卷189金州:女娲山“《皇朝郡县志》:在平利县东。有祠曰女娲圣后”。
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今黎平县西北罗里乡。至治二年(1322)废。后复置,明洪武三年(1370)改为古州长官司。
①元改金州置,属柏兴府。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北。明洪武十七年 (1384) 废。②明洪武二年 (1369) 降金州置,属临洮府。治所在今甘肃榆中县。成化十三年 (1477) 改属兰州。清乾隆三年 (1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接平邑县界。清宣统《蒙阴县志》卷1:九女关“距县南三十里”。在今山东省蒙阴县西南。清时为南北交通要道。
宋置,属溧水县。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北定埠镇。宋《景定建康志》卷16:社渚镇“乾道四年移税额于溧水县邓步”。
北周改多融县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寰宇记》 卷75晋原县: “以县界晋原山为名。” 隋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唐垂拱二年 (686) 为蜀州治。南宋为崇庆府治。元为崇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东南五十里。南朝梁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绥州。贞观十三年(639)又废。
唐武德元年 (618) 分礼泉县置,属雍州。治所即今陕西礼泉县北十五里古县村。贞观元年(627) 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属雍州。贞观元年(627年)废。
一作七股尖。在今安徽绩溪县东三十里,南接歙县界。明弘治《徽州府志》:一山并列七峰,峭拔可爱,中一峰崇耸如阖门之状,常有云雾缭绕。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单县南一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三十岁……子贱为单父宰。” 汉刘向 《说苑·政理》: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