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京

中京

①东晋、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南齐书·明帝纪》:建武二年(495)十二月丁酉诏曰,“昔中京沦覆,鼎玉东迁”。即此。

②唐至德二年(757),以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中京。因在东京洛阳和西京凤翔之间,故名。上元二年(761)改名西京。

③唐渤海国以显德府为中京(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南敖东城;一说即今桦甸市东北苏密城)。《新唐书·渤海传》:“其南为中京,曰显德府。”

④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帐地。为辽五京之一。故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金贞元元年(1153)改称北京。《辽史·地理志》 中京大定府:“(统和)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皇城中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中京遗址尚存,城中有大明塔。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⑤金兴定元年(1217)改河南府为金昌府,建号中京。治所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金史·宣宗纪》:兴定二年(1218)二月甲辰,“免中京嵩、汝等州逋租”。


(1)东晋和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相沿用到初唐、盛唐。(2)唐都长安,自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至德二载(757年)建凤翔为西京,改称长安为中京。上元二年(761年)复称西京。(3)渤海以显德府为中京。一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市西南敖东城;一说即今吉林省和龙市。(4)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帐地,此后中央政府常设机构移至于此,常为辽帝驻跸之所,成为辽代后期一百一十多年事实上的首都。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城。金初仍旧称,贞元元年(1153年)改称北京。(5)金兴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为金昌府,治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建号中京。

辽中京城遗址


猜你喜欢

  • 丰国监

    北宋咸平三年(1000)置,属建州。故址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元丰九域志》卷9建州:丰国监在“州城东北。咸平三年置,铸铜钱”。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置,故址在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北。属建州。铸铜钱,元

  • 宁远城

    ①金置,属阿干县。当在今甘肃兰州市附近。②一名固勒札。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伊宁市。城东冈上有乾隆《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碑》。光绪十四年(1888)置宁远县于此。19

  • 金坡镇

    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金坡村。明洪武七年 (1374) 于此置巡司。嘉靖中废。

  • 都尉坝

    在今四川南充市南十五里火花镇。《元史·赵匣剌传》: 蒙古中统四年 (1263),“宋刘雄飞以兵犯青居山旧府,匣剌与战于都尉坝,败之”。即此。

  • 广陵城

    ①即今河南息县。南北朝时为双方争夺要地。北魏于此置东豫州。《魏书·地形志》:东豫州“太和十九年(495)置, 治广陵城”。孝昌三年(527)属梁,相继置西豫州、淮州于此。《周书·宣帝纪》:“梁士彦拔广

  • 东村墟

    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东村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兴国县东北有东村汎墟。

  • 梅溪口

    在今广西资源县西北、资江西岸梅溪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全州图: 西北有梅溪口。

  • 笼丛山

    即砻丛山。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笼丛山在 “县西南百五十里。其南属绩溪县界。峻壁崇关,宣、歙阨塞处也。明正德间,姚源盗起,官军于此防戍,丛山关在焉”。

  • 安银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源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贞观后废。

  • 榆中县

    ①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镇一带。西晋为金城郡治。《水经·河水注》: 河水 “又东过榆中县北”。北周废。②1919年改金城县置,属甘肃兰山道。治所即今甘肃榆中县。1927年直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