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东门

上东门

①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汉曰上东门,魏、晋改为建春门。《后汉书·郅恽列传》:恽为上东城门侯,“帝尝出猎,车驾夜还,恽距关不开”。即此。

②汉魏洛阳城内宫城东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宁二年(302),齐王冏与长沙王乂相攻于洛阳城内,晋惠帝幸上东门,“矢集御前,群臣死者相枕”。即此。

③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隋曰上春门,唐改为上东门。《资治通鉴》: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遣田承嗣犯东都,封常清与之“战上东门内,又败”。即此。


(1)东汉洛阳城东门。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三国魏改名建春门。晋阮籍诗《步王上东门》,即此。(2)隋唐洛阳郭城东门。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武周长寿中建。(3)集镇名。在山东省蒙阴县北部。属野店镇。人口 1640。据《包氏族谱》记载,东晋大兴四年(321年)包姓自山西潞安府举家六口迁此落户,因村东小河是东周时齐鲁界河。此处是故鲁国的东门户,故得村名曰东门。清初下东门建村后改称今名。有果园、丰产林。有砖场、农副产品加工坊和面食业。有乡道接坦常公路。


猜你喜欢

  • 色拉山

    在今西藏拉萨市北十里。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唐古忒(藏)谓金曰色, 其山产金,故名。”另一说色拉意为野玫瑰园或冰雹。上有色拉寺。

  • 月城集

    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十里越城。《清一统志·淮安府二》:月城集“亦名越城集。在山阳县(今淮安市)西南九十里”。

  • 者卜河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南一百八十里。《明一统志》 卷88普安州: 者卜河 “源出杨那山,下流为磨溪,下流入盘江。其地四时常暖,土人冬月迁居其旁”。

  • 伏里其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罗河入乌苏里江的霍尔附近。后废。

  • 龙涎屿

    古岛屿名。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海上之布腊斯岛。一说即今龙多岛。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龙涎屿“屿方而平,延袤荒野,上如云坞之盘,绝无田产之利。每值天清气和,风作浪涌,群龙游戏, 出没海滨,时吐涎

  • 小桥泊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方舆纪要》卷42介休县:“小桥泊在县东北十八里,亦西入汾河。”

  • 清江渡

    即今四川巴中市东清江镇。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巴中县。

  • 狐谷亭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左传》: 僖公十六年 (前644),“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杜预注: “狐厨、受铎、昆都,晋三邑。平阳临汾县西北有狐谷亭。” 《水经· 汾水注》: 平水 “东

  • 仇摩置

    即今乌斯腾塔格。在今新疆于田县南。《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与于阗河合,南源导源于阗南山,俗谓之仇摩置。”

  • 小维摩

    即今云南砚山县西北维摩彝族乡。旧属广南县,有外委分防。民国初改置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