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岭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为邑人避暑之地。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吉林府:三道岭在“城北二十三里”。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为邑人避暑之地。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吉林府:三道岭在“城北二十三里”。
又名黄梁河。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清一统志 ·鄜州》: 黄梁水 “在洛川县东南六十里。源出黄梁谷,一名黄连河,西南流入洛”。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芦泉“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元行省尚书严实尝引水构亭为游观之所”。《清一统志·泰安府一》:芦泉山,“《府志》:相传唐尧陵在山之麓,今改祀濮州。左右峰峦拱峙,
①唐置,即今云南通海县。为控制今滇南一带的重地。南诏于此置通海城。②北宋置,属虹县。在今安徽泗县东二十六里通海乡。据传有一泉眼,曾流出海螺、海鳝化石,以为泉通东海,故名通海。为唐宋汴河沿岸重镇。③即今
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南八十里八棵树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开原县图:东南有八棵树。
①一名罗目山。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寰宇记》 卷74罗目县: 罗蒙山 “在旧县北三里。俗语讹呼为罗目山”。后罗目县北移,今峨眉山市南,其附近之山亦以罗蒙名之。《清一统志·嘉定府一》: 罗蒙山 “
即今新疆青河县南布尔根河,为乌伦古河上源。《清一统志·科布多》:乌陇古河“在科布多城南。河二源,东曰布尔干河……出新和硕特旗,北合喀喇图泊水,南流经扎哈沁旗,东南流……合(青吉斯河)为乌陇古河”。
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东人山“在阳朔县东。其形如冠带而拱揖。县西一里有石如人冠带, 西向而坐”。《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东人山在“县东南二十里。石形如人,东向,其下有三十
隋初建,为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太极宫宫殿之一。其地位仅次于三大殿。《旧唐书·太宗纪下》: 贞观五年 (631) 九月,“赐群官大射于武德殿”,即此。
北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四十里顺宁。《宋史·徽宗本纪》: 崇宁四年 (1105),“夏人寇顺宁砦,鄜延第二副将刘延庆击破之”。即此。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巡司于此。后废。
亦名王府街。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三十五里王府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热河阜新县:“蒙古镇距县市四十里。……东端为王府,宅第壮大,围以城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