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谢弘微传》附《谢譓》:“次子譓,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谢譓为人清高脱俗,门无杂宾。他曾说:入吾室只有青风,对饮的唯明月。意谓仅以清风明
借指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茅盾《<新绿丛辑>旨趣》: “一个写作者对自己呕心血的成果的宝爱,本为人人所同,而脱稿后求能与世相见,嘤鸣求友之心,亦人人所共有。”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
同“乌府”。《宋史.张商英传》:“〔张商英〕且移书苏轼求入台,其廋词有‘老僧欲住乌寺,呵佛骂祖’之语。”【词语乌寺】 汉语大词典:乌寺
《玉台新咏.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本指榆荚似钱,白色成串。后因以“星榆”形容天空繁星。唐 王初《即夕》诗:“风幌凉生白袷衣,星榆才乱绛河低。”【词语星榆】 汉语大词典:星榆
源见“王粲登楼”。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是也。”后以“麦城赋”指羁旅异乡而怀念故土之作。唐罗隐《寄京阙陆郎中昆仲》诗:“争奈乱
通达时宜,善于应变。《三国志.魏志.荀攸贾诩传评》:“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良、平:张良、陈平,汉高祖刘邦的谋土。并列 对事情能依据实情灵活处理。《三国志·魏书·荀攸贾诩
同“贯索”。清汤燕生《思悲翁》诗:“明明贯索城,累累君子系。”【词语贯索城】 汉语大词典:贯索城
同“题桥柱”。唐苏颋《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诗:“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词语题桥】 汉语大词典:题桥
同“黄石公”。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黄公,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舍诸?”【词语黄公】 汉语大词典:黄公
源见“樗栎”。喻劣材,无用之材。清王夫之《后雁字诗》:“鲲鹏聊志怪,终是不才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