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骄奢淫逸

骄奢淫逸

原作骄奢淫泆。意指骄横、奢侈、放荡、懒惰,表示腐朽没落生活。春秋时期,卫庄公的小儿子州吁非常受父亲宠爱,他自己也好玩弄刀枪,对此,卫庄公多加纵容而不予制止。为此,卫国大夫石碏(què)劝告卫庄公说:您喜欢小儿子,就应该教他走正道。过分宠爱,会使他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惯。可是卫庄公不予采纳。庄公死后,州吁果然发动政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卫桓公,自立为君。

【出典】:

左传·隐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例句】:

汉·董促舒《春秋繁露·王道》:“:观乎鲁庄之起台,知骄奢淫泆之失。” 宋·李昉《太平广记》六十三《仙传骊山姥》:“悭贪愚痴,骄奢淫佚者,必不可使闻之。”


见“骄奢淫泆”。朱自清《论且顾眼前》:“但是大多数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人能以眼睁睁白供养着这班~的人尽情的自在享乐吗?”


【词语骄奢淫逸】  成语:骄奢淫逸汉语词典:骄奢淫逸

猜你喜欢

  • 中圣

    同“中圣人”。唐李白《赠孟浩然》诗:“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词语中圣】   汉语大词典:中圣

  • 不忘沟壑

    意谓时刻不忘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沟壑:山沟,古人常用以指野死弃尸之处。语本《孟子.塍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丧其元:掉脑袋。述宾 原指不忘为正义而死,虽死山沟而无怨。后用以指富贵之

  • 别有心肝

    同“别有肺肠”。茅盾《子夜》三:“尽管你那么说,我总以为做标金做公债的人们别有心肝。”见“别具肺肠”。茅盾《子夜》3:“尽管你那么说,我总以为做标金做公债的人们~!”【词语别有心肝】  成语:别有心肝

  • 渡苇

    同“航苇”。宋吴文英《烛影摇红.饯冯深居》词:“一棹回潮渡苇,正西窗灯花报喜。”

  • 案同梁举

    同“案举相当”。清赵怀玉《沁园春.次韵答归佩珊女史》词:“问几人修到,案同梁举,一灯吟处,花共江开。”

  • 牛津

    源见“牛郎织女”。指天河。宋杨亿《戊申年七夕五绝》之四:“争如灵匹年年别,莫恨牛津隔凤辀。”【词语牛津】   汉语大词典:牛津

  • 视于冥冥,听于无声

    冥冥:昏暗。 在昏暗之中能看见,在无声之处能听见。 旧指古代圣王睿智明察。语出《淮南子.俶真训》:“是故圣人托其神于灵府,而归于万物之初。视于冥冥,听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寂寞之中,独有照焉

  • 不戚戚于贫贱

    见〔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 杨家队合

    《旧唐书.杨贵妃传》:“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舃,瑟瑟珠翠,灿烂芳馥于途。”杨氏贵宠,骄奢淫逸,五家从幸,队服光彩如百花焕发

  • 大辩若讷

    讷:语言迟钝。 最有辩才的人,表面上看,好像不善言辞。语出《老子》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司仓参军事高平独孤文字大辩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主谓 善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