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与赵飞燕游太液池之事。晋代王嘉《拾遗记》:“(汉成帝)与飞燕戏于太液池,……每轻风至,飞燕贻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裙。常怨曰:‘妾微贱,何复得预缨裙之游。’”【词语缨裙游】 汉语大词典
源见“名落孙山”。谓考试录取,榜上有名。明阮大铖《燕子笺.驼泄》:“定是朱衣不弃,孙山前置。”
同“钟仪恋楚”。清吴伟业《八风诗.南风》:“师旷审音吹不竞,钟仪怀土操谁传?”
源见“竹头木屑”。喻可以利用的废置之材。清张问陶《久雨一首同亥白兄》诗:“谈昌葱涕亦仙药,陶公木屑皆奇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谿公见昭侯曰:‘公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谿公曰:‘白玉之巵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耶?’君曰:‘然。’堂谿公曰:‘为人主而
同“桃花源”。明何景明《彭中丞四民图歌》:“渔舟暝入桃花浔,春山如闻樵采音。”【词语桃花浔】 汉语大词典:桃花浔
源见“潘安白发”。形容愁生白发。宋 吕渭老《倾杯令.枫叶飘红》词:“秋风又送潘郎老……登高送远惆怅,白发至今未了。”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李光《赠稚兰》诗:“神憎鬼瞰知君忿
同“灰管”。琯,通“管”。《陈书.宣帝纪》:“灰琯未周,凯旋相继,拓地数千,连城将百。”唐刘禹锡《代谢冬衣表》:“灰琯屡迁,尘露无补。”【词语灰琯】 汉语大词典:灰琯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诗中用朴素、浅显的语言,道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故后常以“更上一层楼”来比喻高瞻远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