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柳下惠。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汉代扬雄《法言.渊骞》:“曰:‘是夷惠之徒与?’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伯夷,非其君不事;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孟子.万章》:“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谓
《左传.宣公十四年》:“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晋.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春秋时,楚庄王使大夫申舟出使齐国,嘱其“勿假道于宋”。在孟诸之役,申舟与宋结怨,
见“守钱虏”。元·马致远《秋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后汉书.陈重传》:“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前后十余通记,云不听。……重后与义俱拜尚书郎,义代同时人受罪,以此黜退,重见义去,亦以病危。”《后汉书.雷义传》:“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
宋.郭彖《睽车志》卷四:“逆亮末年,自制尖靴,头极长锐,云便于取镫,而足趾所不及,谓之不到头;又为短鞭,仅存其半,谓之没下梢。其后谕盟犯顺,果为其下所戕,死于江上。”金主完颜亮自制的短鞭叫“没下梢”,
同“铄金毁骨”。唐司空图《狂题》诗之三:“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清陈梦雷《东行口占》之三:“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词语铄金】 汉语大词典:铄金
同“桂宫”。明刘基《霜叶飞.七夕》词:“堪恨桂阙姮娥,乘云骖雾,便踏龙尾先去。”【词语桂阙】 汉语大词典:桂阙
《汉书.东方朔传》:“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佚儒为?’对曰:‘……侏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
同“卑宫菲食”。汉张衡《东京赋》:“慕唐 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词语卑室】 汉语大词典:卑室
同“鲸目”。唐李群玉《中秋寄南海梁侍御》诗:“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