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小乔,又讹作“小桥”。三国时,乔公有二女,容貌出众,小乔是其次女,
源见“食无肝”。谓生活上得到地方官特殊照顾。明张煌言《感遇》诗之一:“落拓何曾夸马骨,淹留岂为恋猪肝!”【词语恋猪肝】 汉语大词典:恋猪肝
同“湘妃泪”。《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湘娥泪血腥。”
同“湘山祠”。明何景明《寄岳阳庞推官》诗:“轩辕台上清风树,湘女祠边日暮花。”【词语湘女祠】 汉语大词典:湘女祠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古人以竹、木简写字,书即以简联缀而成,一部书用简量较大,搬动时需以车载。五车,形容书多。后因以“日诵五车”比喻一天读很多书。宋.朱熹《答陈师德》:“抑读书之法要
源见“晒腹”。谓诗书已尽在腹中,富有学问。唐李瀚《蒙求》:“孙楚漱石,郝隆晒书。”【典源】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间其故,答曰:‘我晒书。’”【今译】 古时风俗七月七日晾晒书
源见“黄公酒垆”。谓悼念亡友。唐李商隐《白云夫旧居》诗:“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词语忆酒垆】 汉语大词典:忆酒垆
213 ① 更换衣服,常指宴会间离席。《汉书.灌夫传》:“坐乃起更衣,稍稍去。”颜师古注:“坐谓坐上之人也。更,改也。凡久坐者,皆起更衣,以其寒暖或变也。”【词语更衣】 汉语大词典:更衣
同“池塘春草”。宋陈师道《春夜》诗:“梦中无好语,池草为谁生?”
源见“狗监揄扬”。谓有才而无人推荐。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