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阮囊羞涩

阮囊羞涩

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晋人,字遥集,元帝朝为安东参军,性体旷达,尝以金貂换酒。)持一皂囊,游会稽(今浙江绍兴)。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此事又见明俞安期《类函》。

晋人阮孚性喜饮酒,放纵情兴。身上常挂一个黑色小袋,一次有人问他里面装的什么,他说是只有一钱看囊。

后因以“阮囊羞涩”自称经济拮据,手头没有钱花。

唐.杜甫《空囊》诗:“……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kān)。”末二句是拆开化用“阮囊”的典故。


主谓 阮囊,晋代人阮孚的钱袋。羞涩,害羞,难为情。没有什么钱,连钱袋都感到难为情。形容生活贫穷,手头拮据。语本宋·阴时夫《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拟往江西玉山县投亲,道经申浦,~,行止两难。”△贬义。用于描写穷困。→囊空如洗 一文不名↔家财万贯 腰缠万贯 挥金如土。 也作“囊空羞涩”。


手头拮据,袋中无钱谓之 “阮囊羞涩”。

“羞涩”,不好意思,难为情。钱包中没有钱,因而感到 “羞涩”。

为什么是 “阮囊”羞涩呢?

”指晋代人阮孚。有一天,他拿着一个 “皂囊”( 黑袋子) ,到会稽去游玩。有人问他: “囊中何物?”他答道: “只留一钱看囊,恐其羞涩。”后遂有 “阮囊羞涩”之语,表示无钱之意。事见宋·阴时夫 《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

阮囊羞涩”今可说成 “囊中羞涩”。此语义同于 “身无分文”、“一文不名”、“囊空如洗”。湖北方言口语说 “荷包不暖和”、“身上没有一个刮痧坯子 ( 旧时钱为金属铸制) ”,义亦同。


【词语阮囊羞涩】  成语:阮囊羞涩汉语词典:阮囊羞涩

猜你喜欢

  • 引翼

    《诗.大雅.行苇》:“黄耈台背,以引以翼。”郑玄笺:“以礼引之,以礼翼之;在前曰引,在旁曰翼。”后因以“引翼”谓引导扶持。唐李程《众星拱北赋》之二:“瞻夫摄提引翼,钩陈逦迤。”宋叶適《祭赵知宗文》:“

  • 黑貂裘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唐李白《秋浦歌》之七:“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 染指于鼎

    比喻占取非所应得利益。公元前605年,楚国送给郑灵公一只甲鱼。当时郑国大夫公子宋、公子家二人正在入朝,突然,公子宋的食指跳动不已,就把它给子家看,说,以往我发生这种情况,一定会尝到新奇的美味。等到进朝

  • 赋归田

    源见“陶令归去来”。表示辞官归隐。宋邵雍《诲答尧夫见寄》诗:“应笑无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赋归田。”【词语赋归田】   汉语大词典:赋归田

  • 归来彭泽

    源见“陶令归去来”。指陶潜。宋 陈昌阁《沁园春》词:“高卧南阳,归来彭泽,借问风光还似无。”

  • 黄龙之诅

    同“黄龙约”。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及秦昭盟夷,设黄龙之诅。”

  • 铁豸

    源见“獬豸冠”。指法冠。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牙牌紫绶两垂腰,铁豸金章逞贵豪。”【词语铁豸】   汉语大词典:铁豸

  • 投汨自沉

    泪(mì密):汨罗江,此指湖南省境内的泪罗江。此典指屈原被贬谪,放逐流浪,哀痛悲愤,自投泪罗江而死。后以此典比喻遭受谗毁而不能辩白之悲愤之情;或比喻触情伤感之悲叹。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

  • 千一虑

    同“千虑一得”。宋陆游《送曾处士赴行在》诗:“敬输千一虑,或有二三得。”【词语千一虑】   汉语大词典:千一虑

  • 一枝眠稳

    源见“鹪鹩一枝”。喻指退隐的恬适生活。宋晁补之《一丛花.再呈十二叔》词:“三径步余,一枝眠稳,心事付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