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避世金马门

避世金马门

这是西汉东方朔形容在朝廷做官、在官署的金马门中可以避世保身。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善辞赋,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性诙谐滑稽。有一次,他的同僚郎官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在朝廷隐居避世之人。古代人,是隐居避世在深山中的。”当时正在饮宴,喝酒尽兴,他扶在地上唱道:“沉沦在俗世啊!避世在官署的金马门内。宫殿中可以避世并保全自身,又何必逃避到深山之中、草屋之下。”“金马门”是官署之衙门,因大门傍有铜马,故称“金马门”。后用此典形容虽在朝廷做官而消极避世。此典又作“大隐金门”、“金门客”、“东方避世”、“金马客”、“避世金门”、“金门避世”、“曼倩金门隐”。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东方朔》3205页:“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hān鼾,尽兴喝酒),据地歌曰:‘陆沉(陆地无水而下沉。比喻在喧闹环境中隐居)于俗,避世金马门(汉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像,立于宦者署门,因以为名)。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hāo嚆)庐(茅草屋)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官署。管理宦官。属于少府)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例句】:

唐·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宋·刘筠《李舍人独直》:“紫丝新履回朝地,应笑东方避世喧。” 宋·苏轼《次韵蒋颖叔·凝祥池》:“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妨。” 宋·苏辙《送鲜于子骏还朝》:“古人避世金马门,何必柴车返田里。” 清·沈元沧《杂咏》:“避世金门不厌深,华颠短褐岁侵寻。” 清·归庄《用来韵酬榕庵》:“江左才名称伯仲,金门避世意悠悠。” 清·金人瑞《寿诗》之一:“莫疑曼倩金门隐,直学青莲市上眠。”


【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 (东方) 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今译】 汉代东方朔 (字曼倩) 在汉武帝时任郎官,他的同僚对他说:“别人都以为你先生是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即所谓在朝廷隐居避世的人。古代的人,是隐居避世在深山中的。”当时正在饮宴,酒酣,他扶在地上唱道:“沉沦在俗世啊,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保全自身,何必在那深山之中,草舍之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虽在朝廷做官而消极避世。

【典形】 避世金马门、避世金门、大隐金门、东方避世、金马客、金门避世、金门客、曼倩金门隐、金马避世、金门遗世、金马梦。

【示例】

〔避世金马门〕 宋·苏辙《送鲜于子骏还朝》:“古人避世金马门,何必柴车返田里。”

〔避世金门〕 清·沈元沧《杂咏》:“避世金门不厌深,华颠短褐岁侵寻。”

〔大隐金门〕 唐·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东方避世〕 宋·刘筠《李舍人独直》:“紫丝新履回朝地,应笑东方避世喧。”

〔金马客〕 宋·苏轼《次韵蒋颖叔·凝祥池》:“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妨。”

〔金门避世〕 清·归庄《用来韵酬榕庵》:“江左才名称伯仲,金门避世意悠悠。”

〔金门客〕 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曼倩金门隐〕 清·金人瑞《寿诗》之一:“莫疑曼倩金门隐,直学青莲市上眠。”


猜你喜欢

  • 伯乐

    源见“伯乐相马”。喻指有眼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出色人才者。唐韩愈《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词语伯乐】   汉语大词典:伯乐

  • 范宽图

    宋.米芾《画史》:“范宽山水,嶪嶪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又元.汤垕《画鉴》:“范宽名中立,以其豁达大度,人故以‘宽’名之。画山水初师李成(五代宋初画家),既乃叹曰:‘与其师诸人,不如师诸造化

  • 骨鲠之臣

    骨鲠(gěng梗):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指如鱼骨头卡在喉咙里,必须吐出来,用以比喻敢于进言规劝君主的刚直正派官员。李栖凤(?-1664年),字瑞梧,广宁(今辽宁北镇)人。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年间,李栖凤值文

  • 滕屠郑酤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王荆公素不乐滕元发、郑毅夫,目为滕屠郑酤。然二公资豪迈,殊不病其言。毅夫为内相,一日送客出郊,过朱亥冢,俗谓之屠儿原者,作诗云:‘高论唐虞儒者事,卖交负国岂胜言。凭君莫笑

  • 桃梗土偶

    同“桃梗”。明 卓发之《与汤海若先生书》:“窃以国朝诗人,王 李诸家,如桃梗土偶,石女木童,略具冠簪面目耳。”【词语桃梗土偶】  成语:桃梗土偶

  •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若:如,及。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明.李贽《焚书.书答.寄答耿大中丞》:“所谓耻其言而过其行者非耶?

  • 老婢吹箎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后魏河涧王琛,……有婢朝云,善吹篪(注:音chí,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横吹,形似笛),能为团扇歌、陇上声。琛为秦州刺史,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而乞。

  • 磷磨

    源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时光或事物的消磨。清曹寅《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一:“北周冻云柯,南徐寒浪多。江天馀澹沲,日月易磷磨。”【词语磷磨】   汉语大词典:磷磨

  • 狐鸣篝火

    同“狐鸣鱼书”。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见“狐鸣鱼书”。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期相从。”【词语狐鸣篝火】  成语:狐鸣篝火汉语大词典:狐鸣

  • 障西风

    同“障扇遮尘”。金冯璧《和希颜》:“虎守天门未易通,庾尘无扇障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