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屈原沉湘
同“迁乔出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六回:“符弥轩调虎离山,金秀英迁莺出谷。”【词语迁莺出谷】 成语:迁莺出谷汉语大词典:迁莺出谷
《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载:隋末定州总督窦毅有女才貌出众。窦毅为慎重择婿,于门上悬锦屏,画二雀,凡求婚者须射雀,规定射中雀目者方允婚。接连数十人均未射中,李渊(后来的唐高祖)后至,连发两箭皆中,得其为
同“越俎代庖”。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见“越俎代庖”。清·陈天华《狮子吼》:“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么~,还他个一矢双穿。”【词语代越庖俎】
对和尚的称呼。明代杨慎《丹铅录》:“古今儒雅,多呼僧为支郎者。《高僧传》云:魏有三高僧,曰支谦、支谶、支亮。支谦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晴黄,复多智。时贤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唐代韦庄
源见“子猷惜此君”。美称竹。也借指种竹的闲适生活。宋朱敦儒《诉衷情》词:“居士竹,故侯瓜,老生涯。自然天地,本分云山,到处为家。”
源见“冰清玉润”。美称岳父。唐黄滔《祭先外舅》:“将仰止于乐冰,冀参差于卫玉。”【词语乐冰】 汉语大词典:乐冰
宣室:未央宫(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长安故城内西南)正室。前席:人在坐席上渐渐前移。此典指汉文帝在未央宫宣室内听贾谊陈述,听得入神,在坐席上渐渐前移靠近。后以此典比喻君王不重视人才;或用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故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黍离愁”感叹亡国之痛。宋柴望《多
同“桓伊筝”。宋刘克庄《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词语桓郎笛】 汉语大词典:桓郎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