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运筹帷幄

运筹帷幄

运筹:运算筹划;帷幄(wéi Wò维握):行军中搭的帐篷。 此典指刘邦说在行军帐篷中之运算谋划,他不如张良。后以此典比喻运用谋略指挥全局决断自如。公元前202年,刘邦作了汉朝开国皇帝。他在洛阳南宫举行酒宴时说:“我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是什么缘故?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什么缘故?”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性情傲慢,喜欢侮辱别人;项羽性情仁厚,注意爱护别人。然而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攻下了城邑就分封给他,与大家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对有功之人加以伤害,对贤能之人随便怀疑,打了胜仗而不论功行赏,得了土地而不给人好处,这就是项羽失去天下之原因。”刘邦说:“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讲到运算谋划于行军帐篷之中,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定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使运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而必胜,攻而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之杰,而我却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之所以取得天下的缘故。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信用他,这就是项羽被我打败的原因”。后以此典形容指挥全局,决断自如;或比喻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此典又作“运筹帏幄”。

【出典】:

史记》卷8《高祖本纪》380、381页:“高祖置酒雒阳(三国魏改“洛阳”)南宫。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对君主尊称)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指刘邦部属,即“大家”)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嫉恨)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性,给馈(kuì愧)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例句】:

唐·李卓《黄石公祠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功神也。”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56回:“妙算神机说子牙,运筹帷幄更无差。” 鲁迅《两地书》106:“发动之初,是他坚持对旧派学生不可宽容,总替革新派的学生运筹帷幄的人,却在说我是共产党了。” 吴晗《春天集》:“主帅和将领都是一群老太婆,即使主帅是运筹帷幄的人,老一些还不要紧,将是要上阵交锋的,七、八十岁的老太婆怎么打仗?” 刘波泳《秦川儿女》:“于是,李敬恩那个清静幽野的书斋,便成了斜眼狼运筹帷幄的‘白虎堂’。”


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秦瘦鸥《劫后日记》:“这当然是你桑哥~,智谋出得好。”


解释筹:筹码,谋划的工具。帷幄:室内悬挂的帐幕。指在营帐中拟订作战方案。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刘邦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后,有一天在洛阳南宫宴请群臣。席间他问大家:“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畅所欲言。”高起、王陵对答说:“陛下能赏赐有功的将士,而项羽嫉妒贤能,有功的不记功、不赏赐,所以陛下取胜而项羽失败。”刘邦哈哈大笑,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使前方在决战中取胜,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我不如萧何;统领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人都是人中的俊杰,却为我所用,这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谋士范增,但又不被任用,这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群臣听后心悦诚服。

例句

他穿着鲜明的深红色甲胄,秉节杖钺,是运筹帷幄的上将风度。


【词语运筹帷幄】  成语:运筹帷幄汉语词典:运筹帷幄

猜你喜欢

  • 槎客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乘槎泛天河之人。唐罗隐《寄窦泽处士》诗之二:“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蹰。”【词语槎客】   汉语大词典:槎客

  • 哭路岐

    同“悲路岐”。唐马戴《幽上留别令狐侍郎》诗:“自别丘中隐,频年哭路岐。”

  • 苏武看羊

    源见“苏武节”。指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北海牧羊。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 刓方为圆

    《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潜逐放己,欲使改行。”后以“刓方为圆”喻改变忠直本性而随俗俯仰。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士大夫危言峻节

  • 失诸交臂

    同“失之交臂”。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这些往事,我今天来重提,只是表明我自己的遗憾。我与鲁迅的见面,真真可以说是失诸交臂。”见“失之交臂”。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我与鲁迅的

  • 牛饩退敌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举兵首先袭击郑国,“及滑(春秋时姬姓小国,地在今河南滑县境),郑人弦高将市(贸易,做买卖)于周,遇之,以乘韦(乘韦,四张熟牛皮。乘代四,古代每乘车驾四匹马;

  • 苏秦妻

    源见“季子貂敝”。借指冷遇失意夫君的妇女。明高启《答内寄》诗:“我非秋胡子,君岂苏秦妻?”

  • 如椽健笔

    同“如椽笔”。金高永《大江东去.滕王阁》词:“遥忆才子当年,如椽健笔,坐上题佳句。”见“大笔如椽”。宋·刘过《水龙吟》:“想见鸾飞,~,檄书亲草。”

  • 十二巫峰

    源见“巫山云雨”。指巫山。喻指情人所在的遥远的地方。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四折:“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怎得个个来信息通?便做到十二巫峰,他也曾赋《高唐》来梦中。”【词语十二巫峰】  成语:十二巫峰

  • 尚平多累

    同“向平多累”。清查慎行《哭王友朝》诗:“鲍叔有情贫敢讳,尚平多累出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