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资格

资格

新唐书.选举志下》:“开元十八年,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铨授。”资,原指地位、经历等;格,原指政府制订官员除授或升迁所应依据的法令条例。后以“资格”泛指经历、地位、身份等或所应具备的条件。明李开先《对峰相贡士墓志铭》:“人贵有其实耳,不在出身资格也。”沈从文《王谢子弟》:“回家乡后他多了两重资格,一是住过上海,二是做过军官。”胡適《国语文法概论》第一篇:“这一种方言已有了做中国国语的资格。”


【词语资格】   汉语词典:资格

猜你喜欢

  • 吴宫燕

    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春秋 吴都有东西宫。“西宫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后以“吴宫燕”喻无辜受害者。南朝 宋鲍照《代空城雀》诗:“犹胜吴宫燕,无罪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哀:怜悯,同情。 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他在暴力面前逆来顺受,又表示愤怒。 原形容对尚未觉醒的被压迫人民的焦灼不安的心情。语出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

  • 舞莱衣

    同“舞衣斑”。宋王迈《贺新郎.呈刘后村》词:“宰相时来须著做,且舞莱衣侍奉。”lǎo

  • 玉尺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试以较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皆觉短一黍,于是服阮神识。”后因以“玉尺”借指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唐李白《上清宝鼎诗》

  • 一言兴邦

    见〔一言可以兴邦〕。主谓 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隆。语本《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华纪》:“古所谓~者,信哉!”※兴,不读作xìng。△褒义。 用于说明某种言论的分量。

  • 三岁字

    《文选》卷二九《古诗十九首之十七:“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诗人从远方来的客人那里得到了一封表达长怀思念之情而伤叹久别离的书札,因珍惜友情,便把此信藏

  • 纳污藏疾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楚欲伐宋,宋“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杜预注:“晋侯耻不救宋,故伯宗为说小恶不损大德之喻。

  • 司马牛之叹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司马牛名耕,字子牛,春秋时宋国人

  • 虚弦落雁

    源见“空弦落雁”。称赞箭艺精湛。宋黄庭坚《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词:“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 徙宅之贤

    指母教的贤明。唐代白居易制诏《与严砺诏》:“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封荣石窌,用旌徙宅之贤。”冬官:在唐时为工部之官。过庭之训:指父教,语本《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石窌:地名,“窌”即“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