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萧曹

萧曹

辅佐刘邦创建汉朝基业的开国功臣萧何、曹参的合称。萧何(?-前193年)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吏。末辅佐刘邦起义。起义军入咸阳,刘邦封汉王,任他为丞相。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并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的作用。后封酂侯。定律令制度,协助高祖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曹参(?-前190)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随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封平阳侯。曾任齐相九年,并从刘邦击破陈豨、英布。在齐时采用盖公的黄老之术,百姓安定,称为贤相。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汉书·萧何曹参传·赞》说:“萧何、曹参在秦朝时不过是刀笔小吏,当时是碌碌平凡的人,并没有显示出特殊的志节。汉朝兴起,二人依赖刘邦勃兴的光耀,萧何凭着忠诚,谨慎地居守后方,曹参和韩信一起征战。天下安定之后,因百姓痛恨秦朝酷苛的法令,他们就顺应潮流,在政治上除旧布新。萧、曹二人同心协力,于是使汉初天下稳定下来。淮阴侯韩信、淮南王英布等被消灭,只有萧何、曹参拥有功名,地位在群臣之首。”后因以“萧曹”为典,用来咏功臣、将相。

【出典】:

汉书》卷39《萧何曹参传》2021、2022页:“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钥,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

【例句】:

唐·李白《猛虎行》:“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唐·高适《自淇涉黄河中作十三首》之12:“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唐·杜甫《述古三首》其3:“岂唯高祖圣,功自萧曹来。”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5:“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 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舐笔和船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 唐·罗邺《岁仗》:“可怜四海车书共,重见萧曹佐汉才。” 清·吴伟业《功臣庙》:“鹿走三山争楚汉,鸡鸣十庙失萧曹。”


【词语萧曹】   汉语词典:萧曹

猜你喜欢

  • 束缊

    同“束缊请火”。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临邛遣妇,寄束缊于齐邻;邯郸下客,效处囊于赵相。”【词语束缊】   汉语大词典:束缊

  • 吴鸿扈稽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既宝莫邪,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王曰:‘为钩者众,而子独

  • 去病不为家

    同“去病忘家”。唐苏颋《同饯阳将军》诗:“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 弋者慕

    参见:弋者何篡

  • 将军换马

    《淮南子.说山训》:“故人之于情,于利之中则争取大焉;于害之中则争取小焉。将军不敢骑白马,亡者不敢夜揭炬。”古代将军常骑白马,易为敌军发现或袭击之目标。故要换坐骑。后遂用为咏将军作战之典。唐.杜甫《日

  • 鹅群

    同“鹅群帖”。明虞堪《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拓鹅群?”清吴雯《汪文升赠小楷五百字为别诗酬来美》:“江陵劫火然,鹅群荡无存。”【词语鹅群】   汉语大词典:鹅群

  • 胡威推缣

    源见“胡威绢”。谓清廉不苟取。唐李瀚《蒙求》:“胡威推缣,陆绩怀橘。”

  • 各尊所闻,各行所知

    尊:一作“遵”,遵从。 各人遵照所听到的从事,各人根据所知道的实行。语本《汉书.董仲舒传》:“仲舒对曰:‘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宋祁

  • 谢安问献之

    《晋书.王羲之传》附《王献之传》:“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知!’”“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

  • 握粟出卜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三国志.陶谦传》:“广陵太守琅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谢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