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素不相识

素不相识

素:向来,平素。向来不认识。陆瑁(?-239年),字子璋,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陆逊之弟,仕吴官至选曹尚书。陆瑁为人很讲义气。陈融、濮阳逸、蒋纂、袁迪等人志向远大而家境贫寒。陆瑁和他们关系亲密,有好吃的东西,不管多少,总是共同分享。同郡人徐原,移居会稽,和陆瑁从来不认识,临死之时写遗书一封,把孩子托付给他。陆瑁亲自料理徐原的后事,并收养教育他的儿子。

【出典】:

三国志·吴书》《陆瑁传》卷57第1337页:“及同郡徐原,爰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瑁为起立坟墓,收导其子。”

【例句】:

唐·李绛《奏事上怒旋激赏事》:“且臣之与承璀素不相识,又无嫌隙,只是威福太盛,立损圣明,故不敢不言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4:“五姐怒道:‘我与你素不相识,今当夤夜,何故自夸财势,委生事端?’” 冰心《寄小读者》18:“船儿只管乘风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素不相识的他乡。”


偏正 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元·尚仲贤《柳毅传书》4折:“我与你~,一旦为你寄书,因而戏言,岂意遂为眷属。”韩少华《温馨的风》:“我与他,分明是~,却怎么如同面对一个历经劫难、久别重逢的友人?”△多用于写人际交往方面。→素昧平生 ↔莫逆之交 一见如故


【词语素不相识】  成语:素不相识汉语词典:素不相识

猜你喜欢

  • 庖羞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喻指国政。前蜀杜光庭《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况职主庖羞,须行宰戮;旋司戎伍,每举刑章。”【词语庖羞】   汉语大词典:庖羞

  • 鼠朴

    同“鼠璞”。朴,通“璞”。宋陆游《述怀》诗:“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词语鼠朴】   汉语大词典:鼠朴

  • 作杏花看

    宋.蔡絛《西清诗话》:“红梅清艳两绝,昔独盛于姑苏,晏元献(晏殊谥)始移植西冈第中,特称赏之。……公尝与客饮花下,赋诗曰:‘若更迟开三二月,北人应作杏花看。’客曰:‘公诗固佳,待北俗何浅也。’公笑曰:

  • 黑盆冤

    同“覆盆之冤”。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 玉石俱烬

    同“玉石俱焚”。北齐 邢卲《广平王碑文》:“群飞在辰,横流俱及。山崩川竭,星陨日销。昆岳既毁,玉石俱烬。”见“玉石俱焚”。烬,烧毁。北齐·邢子才《广平王碑文》:“山崩川斗,星霣日销,昆岳既毁,~。”【

  • 收萤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唐白居易《和春深》之十:“折桂名惭郄,收萤志慕车。”

  • 云想衣裳花想容

    想:想象。 衣裳仿佛是轻云,面庞仿佛是鲜花。 形容美女的衣着和容貌。语出唐.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宋.贺铸《武陵春.花想容》:“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云想衣裳花

  • 悠悠我心

    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四壁居

    同“四壁贫”。宋戴复古《思家》诗:“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

  • 风行草从

    同“风行草偃”。《后汉书.郎?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见“风行草偃”。《后汉书·郎��传》:“故《周南》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