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织锦回文”。指女子给情郎的书信或赠品。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词语锦字回文】 成语:锦字回文汉语大词典:锦字回文
同“倚马才”。明徐渭《渔阳三弄》:“奇禽瑞兽虽嘉兆,倚马雕龙却祸芽。”【词语倚马】 汉语大词典:倚马
见“知彼知己”。黎静《彭大将军》:“作为一个高级将领,对每个战役的部署,首先要考虑到‘~’,密切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词语知己知彼】 成语:知己知彼汉语大词典:知己知彼
同“推梨让枣”。清程鸿诏《新水令.王子岁题尹畊叔小照》套曲:“记从前让枣分梨候,到此日连床听雨秋。”
同“回文诗”。明谢谠《四喜记.翠阁耽思》:“欲待回文织锦,怎织得几许相思!”见“织锦回文”。元·王实甫《西厢记》3本3折:“只为你彩笔题诗,~,送得人卧枕着床,忘餐废寝。”【词语回文织锦】 成语:回
源见“馀音绕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优美动人。晋王嘉《拾遗记.燕昭王》:“乃使女伶代唱其曲,清响流韵,虽飘梁动木,未足嘉也。”
封豕:大猪。荐:数。上国: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 像大猪和长蛇,一再吞食上国。 比喻邻国贪婪,侵略成性。语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杜预注:“荐,数也。言吴贪害如蛇
形容处于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后又以“九死一生”喻指历尽艰险,死里逃生。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第九十三回:“我本郓城小吏,身犯大罪,蒙众兄弟于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
源见“荆玉抵鹊”。比喻大材小用。五代 刘兼《登邓楼书怀》诗:“瑞玉岂知将抵鹊,铅刀何事却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