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

形容伤心而头痛或痛恨达到了极点。公元前580年,秦晋两国于令狐结盟。不久之后,秦国又背弃盟约,转而联合狄、楚,唆其攻晋。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以吕相为使赴秦宣布与秦断交,还纠集九国诸侯伐秦。吕相在历数秦国背信弃义罪行之后代表晋国国君宣布,诸侯听到这些,对贵国都很痛心疾首,而进一步亲近寡人。寡人率领他们前来乞求和好。您若与我们结盟,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我们就立即退兵,不敢求战。您如不施恩惠,寡人不才,就不能率领诸侯退走了。这样,双方发生了麻隧之战,秦军失败而退。

【出典】:

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建初五年诏:“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栗忉忉,痛心疾首。”晋·潘岳《杨仲武诔》:“临命忘身,顾恋慈母;哀哀慈母,痛心疾首。”


并列 疾首,头痛。形容痛恨或悲伤到了极点。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廖静文《徐悲鸿一生》:“这使每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无不~。”△多用于悲伤和痛恨两种感情兼有的时候。→切齿腐心 ↔乐不可支。 也作“疾首痛心”、“痛心拔脑”。


【词语痛心疾首】  成语:痛心疾首汉语词典:痛心疾首

猜你喜欢

  • 浃日

    十日。浃,周匝,自甲至癸,周匝十日,谓之“浃日”。《国语.楚语下》:“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词语浃日】   汉语大词典:浃日

  • 应门有儿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因以“应门有儿”谓家中有可供使唤、照应门户的孩子或童仆。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二十:“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

  • 陶令株

    同“陶潜柳”。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词语陶令株】   汉语大词典:陶令株

  • 启手启足

    《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朱熹集注:“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后因以“启手启足”称善终。《晋书.陶侃传》:“臣年垂八十,位

  • 尊中酒不空

    见〔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词语尊中酒不空】  成语:尊中酒不空

  • 刘弘书

    同“刘弘一纸书”。唐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诗:“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

  • 豉下湖莼

    源见“千里莼羹”。指乡土特产美味。宋陆游《西窗》诗:“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

  • 品竹弹丝

    又作“品竹调弦”。吹弹乐器。明代丹丘生(朱权)《荆钗记》:“欢宴乐人,只应品竹弹丝敲象板。”《水浒传》第六十九回:“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并列 竹,指管乐器。丝,指弦

  • 诒厥

    源见“诒燕”。谓留给子孙。《晋书.愍怀太子传论》:“武皇钟爱,既深诒厥之谋;天下归心,颇有后来之望。”【词语诒厥】   汉语大词典:诒厥

  • 云翻雨覆

    同“翻云覆雨”。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今我国民,轻弃信义,权谋诡诈,云翻雨覆,苛刻凉薄,驯至尽人皆机心,举国皆荆棘者,曰惟小说之故。”并列 比喻惯于玩弄权术;反复无常。语本唐·杜甫《贫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