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及掩耳

周代吕望《六韬.龙韬.军势》:“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

雷声突作,使人来不及掩住耳朵。用作比喻突发的事情或迅速的行动,使人猝不及防的典故。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七回:“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


主谓 突然的响雷使人来不及掩住耳朵。比喻来势突然猛烈,来不及防备。语出《六韬·龙韬》:“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六韬·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卒电不及瞬目。”△用于写情势变化迅速。也作“疾雷不及塞耳”、“疾雷不暇掩耳”、“捷雷不及掩耳”、“迅雷不及掩耳”。


【词语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汉语词典:疾雷不及掩耳

猜你喜欢

  • 卫铄

    参见:卫夫人

  • 湘君竹

    同“湘妃竹”。明袁袠《自柳至平乐道中书事》诗:“屋覆湘君竹,山开蜀帝花。”【词语湘君竹】   汉语大词典:湘君竹

  • 贺老湖

    同“贺家湖”。宋沈辽《寄陆九》诗:“贺老湖边春水生,野阳浮动北风轻。”【词语贺老湖】   汉语大词典:贺老湖

  • 鸿逵

    源见“鸿渐”。又《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朱熹本义:“胡氏、程氏皆云陆当作逵,谓云路也。今以韵读之,良是。”后遂以“鸿逵”称贤达君子的高超举止。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

  • 持蟹

    同“持螯把酒”。宋方岳《一落索.九日》词:“无钱持蟹对黄花,又孤负,重阳也。”

  • 哭秦庭

    《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为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曰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

  • 挥锄管幼安

    源见“锄挥瓦中金”。借指节操高洁、不慕名利之人。清龚鼎孳《留别彦远》诗:“谁怜纵酒嵇中散,不异挥锄管幼安。”

  • 意气扬扬

    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后因以“意气扬扬”用为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的典故。明

  • 从灶上扫除

    在灶上扫除不洁之物。 比喻轻而易举。语出《史记.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裴駰集解:“徐广曰:骚音扫。”司马贞索隐:“言秦欲并

  • 威而不猛

    威严而不凶猛。 形容人态度温和而又严厉。语出《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同书《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宋.徐铉《武成王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