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甲胄生虮虱

甲胄生虮虱

甲胄:古代战士用的铠甲和头盔。虮虱( ㄕ shī ):虱子和虱卵。 战士的铠甲和头盔上生出了虱子和虱卵。 形容战乱历时之久。语出《尉缭子.武议》:“起兵直使甲胄生虮虱者,必为吾所效用也。”《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淮南子.汜论训》:“礼义绝,纲纪废,强弱相乘,力征相攘,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休息。”作〔介胄生虮虱〕。介胄:即甲胄。《史记.主父偃列传》:“于是强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连横,驰车击毂,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恕。”《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八年》:“操谓(辛)毗曰:‘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显甫(袁谭字)见显思(袁尚字)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阅,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此乃天亡尚之时也。’”


主谓 形容由于长期的战争,将士穿在身上的铠甲和头盔都长了虱子。《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贬义。多用于写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


【词语甲胄生虮虱】  成语:甲胄生虮虱汉语词典:甲胄生虮虱

猜你喜欢

  • 归去来子

    源见“陶令归去来”。指《归去来兮辞》的作者陶潜。宋刘克庄《念奴娇.四和丙寅生日》词:“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词语归去来子】  成语:归去来子汉语大词典:归去来子

  • 五饵

    源见“三表五饵”。原为贾谊提出的怀柔、软化匈奴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唐李白《自广平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诗:“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王闿运《御夷论一》:“五饵豢蔽,效于蒙古,和之上

  • 洒西州泪

    源见“羊昙泪”。借指对先辈的哀思。宋张炎《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词:“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 半部论语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赵匡义)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

  • 五树松

    同“大夫松”。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

  • 昭君嫁单于

    同“昭君出塞”。唐卢仝《听萧君姬人弹琴》诗:“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说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他既出了衙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管他那銮驾库的事

  • 惺惺惜惺惺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惺惺,聪明的人。“惺惺惜惺惺”指性格、才智相同的人,互相爱惜和同情。后因以“惺惺惜惺惺”为聪明人爱

  • 同心断金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孔颖达疏:“金是坚刚之物,能断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后以“同心断金”形容心齐力量大。清陈确《与张考夫书》:“同心断金,既如此其利,弟虽有喙三尺,复安用之!”其

  • 祀爰居

    源见“鲁禽情”。比喻违背本情,受到仕宦的束缚。清钱谦益《济上逢嘉禾项仲展》诗:“南国总看惊鹢羽,东门方拟祀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