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画饼充饥”。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其实聊供自慰之物。宋周孚《元日怀陈道人并忆焦山旧游》诗:“功名画地饼,岁月下江船。”
《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字翁子,“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
同“俭府”。宋朱涣《百岁令.寿丁大监》词:“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
《左传.昭公七年》:“(季孙)曰:‘吾与子桃,郕反,谁敢有之?是得二郕也。鲁无忧,而孟孙益邑,子何病焉?’辞以无山,与之莱、柞。乃迁于桃。”春秋时,楚灵王建造了一座章华宫,特邀各国君主参加落成典礼。当
亦作“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清贫而又俭朴。王恭,字孝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后兄,官至兖、青二州刺史,孝武帝时,以兴兵讨伐权臣司马道子兵败被杀。王恭少时有美誉,清操过人
进入别国的国境,须先了解那一国的法禁,以免触犯。《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竟:境,指国境。国:都城。偏正 禁,法令,禁律。进入别的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明当地的禁令,以免触
同“跋胡疐尾”。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见“跋前疐后”。唐·韩愈《进学解》:“~,动辄得咎。”【词语跋前踬后】 成语:跋前踬后汉语大词典:跋前踬后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郑……入自皇门,至于逵路。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
源见“探骊得珠”。得到黑色的明珠。喻得道。宋张揖《满江红.题马蹄山壁》词:“记前回、赤水得玄珠,骊龙睡。”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西汉的开国元勋张良,封为留侯,他在建国后,因多病而谢绝交往,长期闭门休养。后遂用为大臣休养之典。唐.李德裕《余所居平泉村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