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琅邪人

琅邪人

源见“卧龙”。指诸葛亮。唐李白《邺中赠王大》诗:“耻学琅邪人,龙蟠事躬耕。”


猜你喜欢

  • 黄绢

    源见“绝妙好辞”。指极好的文辞。唐白居易《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或隐含“绝”字。唐薛存诚《御制段太尉碑》诗:“雅词黄绢妙,渥泽紫泥分。”亦代称隐语。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

  • 鸟音

    《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赵岐注:“鴃,博劳鸟也。”后以“鸟音”比喻难懂的语言。古多指四夷外国之语。清黄遵宪《香港感怀》诗之五:“民气多羶行,夷言学鸟音。”【词语鸟音】  

  • 谢家玉树

    同“谢庭兰玉”。明 何景 明《送顾隐君还常州》诗:“阮氏竹林推叔父,谢家玉树有郎君。”【词语谢家玉树】   汉语大词典:谢家玉树

  • 新亭泪

    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此指东晋初年南渡的部分士族官吏。晋愍帝建兴四年,即公元三一六年,刘曜攻陷长安,愍帝被俘虏。次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建业即位,建立东晋王朝。当时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异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百足,亦名马陆,马蚿,虫名。长约寸许,体如圆管,有很多环节和腿足,切断后仍能蠕动不倒。僵:仆,倒。言百足虫虽死仍有腿足支撑而不会倒下。后以

  • 四勿

    四个不要。宋代朱熹《斋居感兴诗》:“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四勿语出《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词语四勿】   汉语大词典:四勿

  • 茂陵消渴病

    同“相如病渴”。古直《菩萨蛮》词:“茂陵消渴病,憔悴羞持镜。”

  • 商老

    同“商山四皓”。唐杜甫《收京》诗之二:“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词语商老】   汉语大词典:商老

  • 社燕秋鸿

    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鸿雁秋时来,春时去。以此比喻刚刚相见,立即又相分别。宋代苏轼《送陈睦知潭州》诗:“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并列 春社之日燕来,秋社之日去雁,则春社之日去,秋社之日来。

  • 锦袍仙

    《新唐书.李白传》:“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后因称李白为“锦袍仙”。宋姚勉《水调歌头.寿赵倅》词:“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