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珠履三千客

珠履三千客

同“三千珠履客”。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诗:“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典源】《史记·春申君列传》:“越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今译】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为著名四公子,他们好贤养士,门下各有食客数千。一次,赵国平原君 (赵胜) 派使者前往楚国拜访春申君 (黄歇),赵使想在楚人面前夸耀自己,以玳瑁作发簪,用珠玉装饰剑鞘。当他去见春申君时,见其门下食客有三千之多,上等食客皆穿缀珍珠的鞋,赵使非常惭愧。【释义】 后以此典指豪门食客、宾客。

【典形】 楚客豪华、履明珠,三千客,三千履、三千珠履、珠履、珠履客、珠履三千、珠履三千客、宾履珠几琲、食客三千、珠为履、趿珠履、珠成履。

【示例】

〔楚客豪华〕 宋·苏轼《谢人惠云巾方舄》之二:“魏风褊俭堪羞葛,楚客豪华可笑珠。”

〔履明珠〕 明·陈子龙《行乐词》之四:“自矜能任侠,有客履明珠。”

〔三千客〕 唐·张祜《感春申君》:“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

〔三千履〕 宋·苏轼《刘孝叔会虎丘时》之二:“只遣三千履,来游十二峰。”

〔三千珠履〕 宋·汪元量 《函谷关》:“不是三千珠履客,如何秦地得生还。”

〔珠履客〕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珠履三千〕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珠履三千,金钗十二,朝承恩暮赐死。”

〔珠履三千客〕 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词语珠履三千客】   汉语词典:珠履三千客

猜你喜欢

  • 鲁阳挥戈

    源见“挥戈回日”。谓人力回天,力挽颓局。晋左思《吴都赋》:“酣湑半,八音并,欢情留,良辰征。鲁阳挥戈而高麾,回曜灵于太清,将转西日而再中,齐既往之精诚。”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第四道》:“至乃邹衍吹律而寒

  • 甘泉必竭

    见“甘井先竭”条。主谓 甘美之泉必致枯竭。比喻才士早衰。《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直木必伐。”△褒义。用于描写冤屈。→甘井先竭【词语甘泉必竭】  成语:甘泉必竭汉语大词典:甘泉必竭

  • 注醋囚鼻

    《新唐书.来俊臣传》:“俊臣鞫囚(注:鞠,音jū,审讯),不问轻重皆注醯(音xī,醋)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注:溷厕尿污之处),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唐朝来俊臣天性残忍,

  • 桂薪玉粒

    源见“食玉炊桂”。形容柴米昂贵。明陈汝元《金莲记.惊讹》:“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并列 比喻柴米昂贵。语本《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

  • 彭铿夭

    同“彭殇”。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生同胥靡遗,寿等彭铿夭。”

  • 腰金骑鹤

    源见“骑鹤上扬州”。指升官发财又成仙。金元好问《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卖刀买犊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并列 腰缠万贯,乘坐仙鹤。比拟发财、成仙之类的得意事。语本南朝梁·殷芸《小说》:“其一人曰

  • 客窗炊黍

    源见“黄粱梦”。谓仙人点化。明高启《送吕志学秀才入道》诗:“客窗炊黍回新梦,仙圃偷桃记昔缘。”

  • 海桑陵谷

    同“沧海桑田”。清朱彝尊《玉带生歌》:“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挲尚如故。”并列 大海变成桑田,高山变成深谷。比喻万事变化巨大。清·朱彝尊《玉带生歌》:“~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挲尚如故。”△多用于描写

  • 西施颦眉

    源见“东施效颦”。形容美女别具风姿。清蒲松龄《杂诗》:“西施颦眉黛,翩翩若惊鸿。宁不知其美?新态殊难工。”

  • 燕子楼空

    源见“燕子楼”。形容人去楼空,一片寂寥。宋秦观《调笑令.盼盼》词:“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词语燕子楼空】  成语:燕子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