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 表示大得没有可以相比的。语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孔颖达疏:“莫之与京,谓无与之比大。”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哀啼,用以渲染离别愁情。明阮大铖《燕子笺.笺合》:“想到自家根节,秋至也,兀自个春鹃啼血。”
同“白龙鱼服”。唐李白《枯鱼过河泣》诗:“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三国志.梁习传》“官至九卿,封列侯”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魏略.苛吏传》:“思(王思)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如是再三。思恚怒,自起逐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踏坏之。”后以“笔上蝇”
同“王谢乌衣”。清王摅《燕》诗:“春秋但记往来路,兴废已非王 谢家。”
《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汉.河上公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靡也。”《韩非子》卷六《解老》:“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
参见:伊洛之学【词语伊洛】 汉语大词典:伊洛
源见“刈蓍遗簪”。谓怀念故物。唐杜甫《水槛》诗:“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同“温柔乡”。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多叶盛开》诗:“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
至:极限。尽:尽头。 赞美之辞,意谓达到了顶点,无以复加。语出《庄子.庚桑楚》:“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宋.曾季狸《艇斋诗话》:“予观其序(按:指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