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牛饩退敌

牛饩退敌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举兵首先袭击郑国,“及滑(春秋时姬姓小国,地在今河南滑县境),郑人弦高将市(贸易,做买卖)于周,遇之,以乘韦(乘韦,四张熟牛皮。乘代四,古代每乘车驾四匹马;韦,熟牛皮)先(先奉送的轻礼物),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于敝邑,敢(怎敢不)犒从者。不腆(腆,富厚;不腆,当时的客套话,说物说地说人都可用不腆,表示谦逊抱歉的意思)敝邑,为从者之淹(淹,久留居之地),居则具一日之积(积,指日食所需之物),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遽,驿车,古代传递公文和紧急信息的传车,接力相传,务求迅速,相当于后代的驿马;遽又可释为急、疾)告于郑。”

此事亦见《淮南子.汜论训》。

秦军出兵袭击郑国,过周到达滑,郑国还未发觉。郑人弦高虽然是一个贸易货商,但他机智勇敢,关怀和热爱自己的国家。在贩运中途,他看到秦军将侵凌郑国,就先以赠牛犒师的手段,麻痹秦军,耽搁时间,然后把军事情报迅速送到郑国,以加强战备,抵抗秦军。

后因以“牛饩退敌”常用为机智退敌,救国爱民的典故。

汉书.张衡传》:“弦高以牛饩(音xì,活的牲畜,此指活牛)退敌,墨翟以萦带全城。”

文选》卷二一谢灵运《述祖德》诗:“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这里“晋师”应为“秦师”,古人为避免重复,常重文轻义,故改用“晋”。前句即用“牛饩退敌”的典故。


主谓 饩,古代用来祭祀或赠人的谷物或牛、羊等牲口。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以牛犒劳秦师,而使秦退其袭郑之军,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后汉书·张衡传》:“弦高以~,墨翟以萦带全城。”△褒义。是赞扬商人爱国,以智退敌的典故。


【词语牛饩退敌】  成语:牛饩退敌

猜你喜欢

  • 执柯伐柯,其则不远

    柯:斧头柄。周制斧柄长三尺,宽三寸。则:法则,样板。 指手持斧头砍取制斧柄的材料,其取材的样板就是手中所握之斧柄,不必远求。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礼记.中庸》:“《诗》云

  • 咏归

    同“咏雩”。《后汉书.仲长统传》:“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词语咏归】   汉语大词典:咏归

  • 云间陆士龙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晋人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二人均为才士。一次在张

  • 绨袍恋恋

    源见“绨袍惠”。形容在贫困中旧友情深,关怀备至。清黄景仁《丰乐楼.闻龚梓树携室之河南》:“当年落魄,头蒙败絮,身被短褐,非足下,绨袍恋恋何人者?”【词语绨袍恋恋】  成语:绨袍恋恋汉语大词典:绨袍恋恋

  • 劳人草草

    劳人:劳碌的人。草草:劳神的样子。 意谓劳碌之人辛劳不已。语出《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张宫保属吏,至今犹是劳人草草,拮据不遑。而(盛)宫保僚属,即

  • 甘树

    同“甘棠”。明汤显祖《奉举主刘中丞开府闽中》诗:“去后留甘树,官前似转蘋。”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人皆亲如兄弟。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水浒全传》四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明.无心子《金雀记.守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

  • 王果石崖

    《太平广记》卷三九一《王果》:“唐左卫将军王果被责,出为雅州刺史,于江中泊船。仰见岩腹中有一棺,临空半出。乃缘崖而观之,得铭曰:‘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果喟然叹曰:‘吾今葬此人,被责雅州,

  • 岁月不待人

    谓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晋代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主谓 时间不等人。晋·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多用于劝戒人们抓紧时机。

  • 运筹帷幄

    运筹:运算筹划;帷幄(wéi Wò维握):行军中搭的帐篷。 此典指刘邦说在行军帐篷中之运算谋划,他不如张良。后以此典比喻运用谋略指挥全局决断自如。公元前202年,刘邦作了汉朝开国皇帝。他在洛阳南宫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