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东狮子吼

河东狮子吼

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卷十六《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载:陈慥字季常,妻柳氏,悍妒。苏轼以诗戏慥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古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又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三“陈季常”载: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

“河东狮子”指陈妻柳氏。缘于杜甫《可叹》诗:“河东女儿身姓柳。”“狮子吼”比称佛教神威,发大音声,震天动地。缘于《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后以“狮子吼”指妇人妒悍,以“河东狮子”指妇人发怒凶悍,或指悍妇,以“季常癖”、“季常惧”指称惧内。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河东狮子吼。”

聊斋志异.马介甫》:“杨万石,大名诸生也。生平有‘季常之惧’。”


主谓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拄杖落手心茫然。’”柳姓为河东郡望族,因以河东暗指柳氏。狮吼,佛家比喻威严。陈慥好谈佛,故东坡借佛家语戏之。后以“河东狮子吼”比喻悍妇发怒,也用以嘲笑惧内的人。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常用于夫妻日常生活方面。也作“河东狮吼”。


【词语河东狮子吼】  成语:河东狮子吼汉语词典:河东狮子吼

猜你喜欢

  • 昼日三接

    源见“晋接”。形容深受宠爱与礼遇。明汪道昆《高唐梦》:“载笔摛词,当筵受简,叨陪昼日三接。”偏正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重视,获得很高的礼遇。语出《易经·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

  • 松竹

    松竹入冬耐寒,其色常青,比喻高尚的节操。《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赫赫三雄,并迴坤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李善注引孙子曰:“真人在冬则松竹也。”杞梓:比喻良才。【词语松竹】   汉语大词典:松

  • 骨卖千金

    源见“千金市骨”。喻贤才得到重用。清袁枚《秦中杂感》诗之四:“一城秋与华山分,骨卖千金马不群。”

  • 竽吹南郭

    源见“滥竽充数”。自谦才低充数。清 顾汧《梅崖诗先成用前韵酬之》:“竽吹南郭惭何补,禴祭西邻愧不如。”

  • 牛衣泣

    牛衣:用草、麻等物编织成为牛御寒之物。王章(?-前24年)字仲卿,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西南)人。年轻时任文学官(郡及王国的教官),不久升任谏大夫(掌论议的官),在朝廷以敢于直言谏诤而著名。当初,王章在

  • 明镜不疲

    《世说新语.言语》:“孝武将讲《孝经》(孝武,指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谢公,指谢安。孝武帝讲《孝经》,谢安、谢石等及袁羊、车胤、陆纳、卞耽、王混、袁宏在讲经时,各自有所执事,为了

  • 喜笑怒骂,皆成文章

    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

  • 隐若敌国

    《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侧足,因担心而不敢正面相向)。诸将见战陈(同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常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

  • 思鲈张翰

    同“思归张翰”。清朱彝尊《斑鱼三十韵》:“设脍姜侯曾,思鲈张翰独。”

  • 公孙避世

    《后汉书.公孙瓒传》:“是岁,瓒破禽刘虞,尽有幽州之地,猛志益盛。前此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蛎,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为以易地当之,遂徙镇焉。”公孙瓒原想在赵北口割据称雄,但赵北口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