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妆点额
同“梅花点额”。宋 刘应雄《木兰花慢.元夕君侯邀赋》词:“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同“梅花点额”。宋 刘应雄《木兰花慢.元夕君侯邀赋》词:“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源见“焦尾琴”。喻指良材。宋陆游《北窗》诗:“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
伯夷和柳下惠。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汉代扬雄《法言.渊骞》:“曰:‘是夷惠之徒与?’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伯夷,非其君不事;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孟子.万章》:“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谓
源见“鲲鹏展翅”。喻指广阔高远的自由天地。唐罗邺《献池州庾员外》诗:“鲲海已知劳鹤使,萤窗不那梦霓旌。”【词语鲲海】 汉语大词典:鲲海
源见“蛮触交争”。喻指世间斤斤计较的细事纷争。宋苏轼《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念兄独立与世疏,绝境难到惟我共。永辞角上两蛮 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同“金鸡放赦”。宋岳珂《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诗:“蝉冕侍祠三事列,鸡竿赐赦九州同。”
同“锥处囊中”。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词语锥囊】 汉语大词典:锥囊
同“篱菊”。清曹寅《寄姜绮季客江右》诗:“九日篱花犹寂寞,六朝粉本渐模糊。”【词语篱花】 汉语大词典:篱花
《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士会(亦称随会)在秦,为秦康公所用,“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乃使魏寿馀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计得逞,秦使士会归晋,临行,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
源见“王烈髓”。借指友朋的交往馈赠。南朝 梁沈约《游沈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汉书.扬雄传下》:“展民之所诎,振民之所乏。”后以“诎乏”称困乏。明海瑞《覆朱镇山尚书书》:“仍领部事,左右廊庙,大行其道有机会矣。公私诎乏,何足为念?”【词语诎乏】 汉语大词典:诎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