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桂子飘香

桂子飘香

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孟启《本事诗.征异》载:宋之问游杭州灵隐寺,月夜吟诗,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氏(李清照)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柳永),桂子飘香张九成(字子韶)’。”

传说杭州灵隐寺可拾得月中飘落的桂子。宋之问诗即用此意。宋人张九成对策中,有“桂子飘香”的警句,甚著名。此典原形容桂花散发的香气,后常借喻仲秋时节。

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元.卢挚〔双调.湘妃怨〕《西湖》:“染绛绡裁霜叶,酿清香飘桂子,是个百巧的西施。”


主谓 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形容仲秋佳景。语本唐·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芙蓉泣露坡头见,~月下闻。”△褒义。用于描写佳景。


【词语桂子飘香】  成语:桂子飘香汉语词典:桂子飘香

猜你喜欢

  • 知无不尽

    犹知无不言。《魏书.李冲传》:“冲竭忠奉上,知无不尽,出入忧勤,形于颜色。”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鹿鼎记》:“小兄弟年纪小,若有什么事不明白,大家是自己兄弟,自然是开诚布公,~。”【词语知无不尽

  • 日月居诸

    见“日居月诸”。明·李开先《祭王外祖驿丞文》:“~,时序推迁。”

  • 伺螳螂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谋取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

  • 汉咏

    源见“汉武横汾”。指汉武帝《秋风辞》。亦泛指君臣游宴赋诗。明袁袠《大驾视牲南郊》诗:“横汾卑汉咏,禋祀达皇情。”【词语汉咏】   汉语大词典:汉咏

  • 樽俎折冲

    源见“折冲樽俎”。谓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下编》:“今吾国以存亡关系而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必可留作悬案,为他日樽俎折冲之馀地。”见“折

  • 使乎

    《论语.宪问》:“蘧(qú)伯玉(卫国大夫,相传他经常检查自己失误,不断改正,力求上进,所谓“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使人於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指伯玉)’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

  • 赤马劫

    源见“马羊劫”。指国难。元张翥《画马》诗:“百年重遭赤马劫,散落不逐兵尘空。”【词语赤马劫】   汉语大词典:赤马劫

  • 九万鹏图

    源见“鲲鹏展翅”。喻凌云壮志。宋王千秋《西江月》词:“容我一杯为寿,看君九万鹏图。”

  • 乌鸟私情

    古时传说,小乌鸦翅膀长成,就会为父母衔食,以报哺养之恩。因而用“乌鸟之情”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也称“乌鸟私情”。李密,字令伯,父母早亡,祖母刘氏抚养其长大,博涉群书,机警善辩,而又至孝,蜀汉封之为太子

  • 风高落帽

    同“风前落帽”。清 叶申芗《青玉案.九日登郡后山》词:“风高落帽高人致,末座难逢孟嘉至,试问黄花开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