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未焚徙薪

未焚徙薪

同“曲突徙薪”。《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未焚徙薪?”


其他 火患未起,先将柴草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喻世明言》卷39:“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多用于描写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临渴掘井 江心补漏


【词语未焚徙薪】  成语:未焚徙薪汉语词典:未焚徙薪

猜你喜欢

  • 绮琴化洽

    源见“鸣琴化治”。称颂地方官善于治理政事。唐骆宾王《过故宋》诗:“绮琴朝化洽,祥石夜论空。”

  • 狐裘反衣

    《汉书.匡衡传》:“长安令杨兴说(乐陵侯史)高曰:‘夫富贵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狐白,是狐掖下之皮,其色纯白,集以为裘,轻柔难得,是为珍品。反穿狐白之裘是稀世珍宝被误用。后常用指

  • 画虎无成

    源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模仿他人,无所成就。明阮大铖《燕子笺.刺奸》:“仗三尺龙泉,扫降腥垢。肯做画虎无成,反落他人后。”【词语画虎无成】   汉语大词典:画虎无成

  • 惠沫

    源见“相濡以沫”。喻指施惠以救人急难。宋黄庭坚《黄颍州挽词》之一:“恭惟同自出,累世复通家。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

  • 字不灭

    源见“三岁字”。喻指情谊深挚。唐顾况《赠别崔十三长官》诗:“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

  • 蓍簪

    源见“刈蓍遗簪”。喻指旧物故情。前蜀韦庄《同旧韵》诗:“既闻留缟带,讵肯掷蓍簪?”【词语蓍簪】   汉语大词典:蓍簪

  • 化蝴蝶

    源见“庄周梦蝶”。指庄周梦化为蝴蝶。借指梦境,含悠游自在之意。宋陆游《睡觉作》诗之一:“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宋刘克庄《沁园春.九和林卿韵》词:“已化为蝴蝶,穿花栩栩,懒陪鹓鹭,佩玉锵锵。

  • 圣门鸣鼓

    源见“鸣鼓而攻”。谓宣布罪状公开声讨。宋周密《齐东野语.作邑启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张弓;欲竭吏能,恐圣门之鸣鼓。”

  • 乞身

    封建时代把作官视为委身事君,因此把官员自请退职,称为“乞身”。亦称“乞骸骨”。《晏子春秋》:“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又称“赐骸骨”。《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 挟剑赴长桥

    源见“周处杀三蛟”。指勇除凶暴。唐李贺《听颖师琴歌》:“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