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曾子逮亲

曾子逮亲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指双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用椎打击牛头,把牛杀死)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及,趁着)存亲(即亲存)也。故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钟釜(钟和釜都是量器名,意指俸禄不多。)。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古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九仞是虚指),榱题三围(榱,音cuī,屋椽,椽子头端叫榱题;围,指计度圆周长度单位的名称,具体说法不一),转毂(指车子;毂,车轮中央辐凑集之处)百乘,犹北乡(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伸)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

这个故事中,曾子提出了他自己孝养双亲的观点和做法。封建主义的“孝道”虽不值得尊奉,但尊敬父母,及时养亲,却也是新时代精神文明的美德。

旧因以“曾子逮亲”用为及时孝事养亲的典故。


猜你喜欢

  • 蓬海浅

    同“蓬莱水浅”。唐李白《郢门秋怀》诗:“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 不兴

    参见:曹蝇【词语不兴】   汉语大词典:不兴

  • 冉冉趋

    源见“东方千骑”。指仕宦为政。唐元稹《为令狐相同谢回一子官与弟状》:“况蓝田美邑,黄绶清流,旋观冉冉之趋,倍庆怡怡之乐。”【词语冉冉趋】   汉语大词典:冉冉趋

  • 沟中断

    《庄子.天地》载:庄子为了说明世人贫富虽有不同,其害生伤性则相同,打了一个比喻:百年老树砍断剖开后,取其一段雕成艺术品,其余断枝残木丢到水沟里,二者遭遇虽不同,但都丧失了树的本来天性。后以“沟中断”比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近:接近,符合。复:实行,实践。 所守的诺言要符合于义,这诺言才能实践。 古人认为讲“信用”要以“义”为标准。语出《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宋.田锡《直论

  • 踊屦

    《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问曰:‘子(晏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踊,古代受刖刑的人所穿的一种特制

  • 袁生闭门

    同“袁安高卧”。唐杨巨源《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诗:“谢监逢酒时,袁生闭门月。”

  • 交衽

    衣的前襟内外相交。比喻关系亲密。唐代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余与马邑、苑言扬联贡于京师。自时而后,车必挂轊,席必交枉。”轊( ㄨㄟˋ wèi 卫):古代车上的零件名:衽:同“衽”。【词语

  • 鹊巢鸠主

    同“鹊巢鸠居”。清蒋士铨《贺新凉.再叠韵柬心斋匏斋》词:“百虫墐户争衔土。费商量、虎威狐假,鹊巢鸠主。”【词语鹊巢鸠主】  成语:鹊巢鸠主汉语大词典:鹊巢鸠主

  • 羽林

    源见“羽林骑”。皇家禁卫军——羽林军的省称。唐王建《羽林行》:“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词语羽林】   汉语大词典: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