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武全才

文武全才

文才武功样样具备。形容才能杰出而全面。出自五代时人和凝的事迹。和凝(896-955年)字成绩,汶阳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人。十七岁举明经,十九岁登进士第,后为后梁滑州节度使贺瑰幕僚。贺瑰与后唐庄宗李存勖相持于河上,战败。当时只有和凝随之。有一骑士追瑰,和凝便大声斥骂之。其人仍紧追不止,和凝便用弓箭将其射死。贺瑰由是得免死。后对其子弟说:“昨日如不是和公相救,我就来不到这里了。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将来必享重位。你们一定要谨慎奉事他。”和凝后来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均居重位。

【出典】:

旧五代史》卷127《周书十八·和凝传》1672页:“旋有一骑士来逐瓌,凝叱之,不止,遂引弓以射,应弦而毙,瓌获免。既而谓诸子曰:‘昨非和公,无以至此。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遂以女妻之,由是声望益隆。”

【例句】:

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昨日送门簿来,有个秀才李靖求见。我曾闻此人有文武全才,今日若再来,当接见他一番,看他谈论如何。” 巴金《忆·做大哥的人》:“父亲对他抱着很大的希望,想使他做一个文武全才的人。”


偏正 能治理天下,又能带兵打仗的人才。多指才能杰出且全面。唐·陆贽《马燧浑瑊副元帅招讨河中制》:“马燧浑瑊~。”△褒义。多用于人才方面。→文武双全 ↔酒囊饭袋


【词语文武全才】  成语:文武全才汉语词典:文武全才

猜你喜欢

  • 抉目

    同“抉目吴门”。《旧唐书.太宗纪下》:“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词语抉目】   汉语大词典:抉目

  • 石人

    指王太后怒说汉武帝刘彻是没有思想主见的石头人。后以此典比喻徒有人形,不知好坏。王太后(?——前125年),姓王名娡(Zhì至),右扶风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汉景帝刘启皇后,即史称“孝景后”,她

  • 卧游宗炳

    源见“卧游”。借指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之人。清查慎行《金陵杂咏》之十八:“卧游宗炳已伤神,画社秦淮点染新。”

  • 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三绝,指多次断绝。孔子晚年反复研读《周易》,以致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因经久摩挲而多次断绝。后来便以此来形容读书的刻苦与勤奋。晋.葛洪《抱朴子

  • 无稽之言

    《荀子.正名》:“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稽:查考。“无稽之言”,指不可查考,没有根据的言论。宋.郑樵《通志总序》:“〔班固〕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

  • 苏印

    同“苏秦印”。宋李流谦《感皇恩.无害弟生朝作》词:“插额汉貂,垂腰苏印,趁取如今未华鬓。”

  • 梅折一枝

    源见“陆凯传情”。指寄情于亲友。唐岑参《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诗:“橘怀三个去,梅折一枝将。”

  • 桂树游

    借指归隐。唐陈子昂《入峭峡安居谿伐木谿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诗: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参见:○攀桂

  • 三箭功名

    同“三箭取侯封”。宋陈与义《和若拙弟得陪游》之二:“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 莼菜鲈鱼

    同“莼羹鲈脍”。宋文同《送潘司理秘校二首》之一:“乡人觅次来相贺,莼菜鲈鱼正软肥。”并列 莼,多年水生草,嫩叶可做汤。指南方或家乡风味的菜肴。语本《晋书·文苑传·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